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影视作品对聋生写话能力提高的探索
【作者】 施 雯
【机构】 陕西省铜川市聋哑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 二十一世纪现代教育传媒已广泛渗透到教育教学之中,教育手段的日趋多样化为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了更丰富的手段和更广阔的场景,多媒体教学手段将以传统教法无可比拟的优势占据课堂,它声形并茂、图文交互、能打破时空界限,调动图、文、声、像等多种功能,使教学更直观、更具体、更生动地展示在聋生面前。所以,让多媒体走进课堂,给语文教学带来全新的感受,如果恰当地运用,将会开辟聋校语文教学新天地,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 聋校语文教学 运用
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现代教学辅助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影视资源具有生动逼真、直观可感、给人印象深刻的特点及教育功能,影视所提供的形象逼真的现实景象,让聋生在感知美、欣赏画面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能使聋生多种感官接受刺激,充分发挥聋生视觉器官的敏锐性,弥补了聋生“有耳不能听,有口不能言”的生理缺陷,突出了聋生“以目代耳”的学习特点,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影视资源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培养聋生的审美能力等优势,能够有利的促进聋生看、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的运用和提高,从而全面提高聋生语言表达能力。
一.运用多媒体给聋生编故事、讲故事、写故事。
学习兴趣对学习文字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一个背景,然后为孩子们编故事,在听完故事之后每个孩子都要讲一个故事,老师还会问些相关的问题。然后,孩子用图画的形式来表现故事里的主要人物、场景和背景知识,最后让孩子们再复述故事。计划实施一段时间之后,再让孩子在每幅图画上加上一些简单的文字。聋生讲故事和写故事之间的相互联系性很大。聋生能将自己的想法通过文字告诉别人,能用口语来复述故事并进行小组讨论,这些都会让他们对学习文字产生很大的兴趣。借助多媒体课件对学生进行书面语训练效果明显。另外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将背景、人物、事件等图片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根据爱好选择图片组成画面或情节,编成故事,然后写下来,让学生自主创造有个性的画面,说自己的图,写自己的图,在自己创设的情景中把自己的想法用文字表达出来,学生会非常有成就感的。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借助网络平台,让学生学习写电子邮件,发电子邮件,也可以建立QQ群,通过聊天来培养书面语表达能力。
片段一:
师:(利用多媒体出示大海图片),这是什么?
生:大海。
师:对,(利用多媒体在海中央设计个海狮的家)今天海狮爷爷过生日,请了很多朋友来做客,(利用多媒体在海边设计个小狗乘木板船)我们看请了小狗,小狗怎样去海狮爷爷家呢?
生:小狗用木板做木板船到海狮爷爷家去 。
师:(多媒体依次出示了小猫、小猴子、小刺猬、熊猫还有小朋友)小猫、小猴子、小刺猬、熊猫还有小朋友们怎样去海狮爷爷家呢?小组讨论,编故事。
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一个背景,然后为孩子们编故事,在听完故事之后每个孩子都要讲一个故事,老师还会问些相关的问题。
二.剪辑精彩片断,激发聋生的说话兴趣
要提高聋生的语言能力,首先要充分唤起他们说话的兴趣,而影片中的精彩片段往往最能吸引聋生的注意力。例如在看动画片《乌鸦喝水》时,当放映到乌鸦看到瓶子里只有半瓶水,而瓶口又很小时,影片就停下来,让孩子讨论,怎么办呢?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教学点,把这些精彩片断剪辑下来,有意识的调动聋生的各种感官,指导聋生有重点有顺序地观察,要求聋生仔细用眼看、用脑想、用心记,使影片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扮演各种角色,创设说话、写话情境
动画片是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对聋生进行美感熏陶,让聋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去看、去想、去感受、去体验,才能实现与影片的共鸣,因此设法将学生带入影片某个情境中去,让学生身临其境,完全进入角色,发挥学生模仿和表演的才能,让聋生主动练习说话、写话。例如指导聋生讲《小猴子下山》这个故事前,可让学生先回忆影片中讲了谁,它的语气、动作、表情等,再让聋生模仿角色表演。最后请演得好的同学上台扮演角色,说故事,写故事。
片段二:
师:(利用多媒体播放《小猴子下山》动画片)看完了动画片,谁能给我说一下小猴子下山都到过哪些地方?做了些什么?最后怎么样?
师:谁会表演小猴子下山?注意小猴子的表情、动作(掰、扛、扔、摘、捧、抱、追)。
设法将学生带入影片某个情境中去,让学生身临其境,完全进入角色,发挥学生模仿和表演的才能,让聋生主动练习说话、写话。
四、利用多媒体有助于培养聋生写作能力
多媒体以形象生动的画面和真实感人的生活场景给聋生(除听觉以外的)各种感官的刺激,唤起聋生强烈的(下转第33页)(上接第29页)探求欲,使聋生兴致勃勃地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氛围,从而培养聋生自主作文的能力。以《记一次冬季长跑越野赛》的作文教学为例,课前,我拍摄了比赛的实况,作文教学时播放给学生看:录像显示的沸腾的场面紧紧地扣动学生的心弦,孩子们不仅从镜头中看到别人的表现,也看到自己的表情、动作,还看到了比赛时自己无暇顾及的情景。在叙述练习时,学生们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生动形象的描述从他们的口中迸发而出。比如,“他们咬着牙,瞪着眼,腿和手不停地转着。更加起劲的喊着:‘加油!加油!’多么精彩的比赛啊!”……这种多媒体介入的作文教学形式不需要老师细致讲解,聋生会主动地观察、感知、认识,情动而辞发,有助于培养聋生自主作文的能力。
五 、 借助网络,拓展自由的思维空间
在看完一篇影视作品后,让聋生单独说,同桌互说,开火车论说,全班交流等,最大限度的调动聋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每个学生都争着说,抢着说话,然后把自己说的写下来。如影片《司马光砸缸》中小朋友掉进大缸里时,影片停下来,让学生互相讨论,看怎么办?让学生说说自己想的办法,然后再继续看影片司马光想办法救缸中的小朋友是最紧张最精彩的部分,在训练学生说话时,教师应紧紧抓住这一精彩片断,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学生说话时完全被这片段感染了,个个满怀激情,手舞足蹈的说着可见影片中的积极因素对聋生的说话练习起着推动的作用。
此外,我们还可采用“评”和“辩”结合的方法,让学生看完电影无拘无束地发表自己的见解,用各自的语言来描述影视中感兴趣的事物,并把它写下来。我充分地利用了多媒体,将学生写的事物重现,供全班同学对照评讲,在反馈中引起学生的注意。如此推敲琢磨,有助于聋生将手语转化为书面语,聋生的语言能力自然有了提高。为了提高多数学生的作文修改的积极性,我还选取了修改后,写得好的、精彩的句段和文章,集中作为范例供其他同学欣赏、点评。
总之,运用影视资源开展各种形式的语言训练,聋生的语言能力不但日渐提高,而且在老师的点拨下能悟出影片中所蕴涵的道理。让多媒体走进课堂,开辟聋校语文教学新天地,通过人机交互,形成信息共享,有利于使聋童不断产生学习的新奇感、主动学习的愿望、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提高对现代社会、现代生活的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季佩玉 黄昭鸣: 《聋校语文教学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6.1;
2、凌志根:《多媒体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的整合》,《南京特教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
3、 张 影:《多媒体——体现在聋校语文教学的优越性》,中国特殊教育网 时间:2006-6-3
关键词:多媒体 聋校语文教学 运用
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现代教学辅助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影视资源具有生动逼真、直观可感、给人印象深刻的特点及教育功能,影视所提供的形象逼真的现实景象,让聋生在感知美、欣赏画面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能使聋生多种感官接受刺激,充分发挥聋生视觉器官的敏锐性,弥补了聋生“有耳不能听,有口不能言”的生理缺陷,突出了聋生“以目代耳”的学习特点,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影视资源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培养聋生的审美能力等优势,能够有利的促进聋生看、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的运用和提高,从而全面提高聋生语言表达能力。
一.运用多媒体给聋生编故事、讲故事、写故事。
学习兴趣对学习文字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一个背景,然后为孩子们编故事,在听完故事之后每个孩子都要讲一个故事,老师还会问些相关的问题。然后,孩子用图画的形式来表现故事里的主要人物、场景和背景知识,最后让孩子们再复述故事。计划实施一段时间之后,再让孩子在每幅图画上加上一些简单的文字。聋生讲故事和写故事之间的相互联系性很大。聋生能将自己的想法通过文字告诉别人,能用口语来复述故事并进行小组讨论,这些都会让他们对学习文字产生很大的兴趣。借助多媒体课件对学生进行书面语训练效果明显。另外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将背景、人物、事件等图片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根据爱好选择图片组成画面或情节,编成故事,然后写下来,让学生自主创造有个性的画面,说自己的图,写自己的图,在自己创设的情景中把自己的想法用文字表达出来,学生会非常有成就感的。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借助网络平台,让学生学习写电子邮件,发电子邮件,也可以建立QQ群,通过聊天来培养书面语表达能力。
片段一:
师:(利用多媒体出示大海图片),这是什么?
生:大海。
师:对,(利用多媒体在海中央设计个海狮的家)今天海狮爷爷过生日,请了很多朋友来做客,(利用多媒体在海边设计个小狗乘木板船)我们看请了小狗,小狗怎样去海狮爷爷家呢?
生:小狗用木板做木板船到海狮爷爷家去 。
师:(多媒体依次出示了小猫、小猴子、小刺猬、熊猫还有小朋友)小猫、小猴子、小刺猬、熊猫还有小朋友们怎样去海狮爷爷家呢?小组讨论,编故事。
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一个背景,然后为孩子们编故事,在听完故事之后每个孩子都要讲一个故事,老师还会问些相关的问题。
二.剪辑精彩片断,激发聋生的说话兴趣
要提高聋生的语言能力,首先要充分唤起他们说话的兴趣,而影片中的精彩片段往往最能吸引聋生的注意力。例如在看动画片《乌鸦喝水》时,当放映到乌鸦看到瓶子里只有半瓶水,而瓶口又很小时,影片就停下来,让孩子讨论,怎么办呢?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教学点,把这些精彩片断剪辑下来,有意识的调动聋生的各种感官,指导聋生有重点有顺序地观察,要求聋生仔细用眼看、用脑想、用心记,使影片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扮演各种角色,创设说话、写话情境
动画片是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对聋生进行美感熏陶,让聋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去看、去想、去感受、去体验,才能实现与影片的共鸣,因此设法将学生带入影片某个情境中去,让学生身临其境,完全进入角色,发挥学生模仿和表演的才能,让聋生主动练习说话、写话。例如指导聋生讲《小猴子下山》这个故事前,可让学生先回忆影片中讲了谁,它的语气、动作、表情等,再让聋生模仿角色表演。最后请演得好的同学上台扮演角色,说故事,写故事。
片段二:
师:(利用多媒体播放《小猴子下山》动画片)看完了动画片,谁能给我说一下小猴子下山都到过哪些地方?做了些什么?最后怎么样?
师:谁会表演小猴子下山?注意小猴子的表情、动作(掰、扛、扔、摘、捧、抱、追)。
设法将学生带入影片某个情境中去,让学生身临其境,完全进入角色,发挥学生模仿和表演的才能,让聋生主动练习说话、写话。
四、利用多媒体有助于培养聋生写作能力
多媒体以形象生动的画面和真实感人的生活场景给聋生(除听觉以外的)各种感官的刺激,唤起聋生强烈的(下转第33页)(上接第29页)探求欲,使聋生兴致勃勃地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氛围,从而培养聋生自主作文的能力。以《记一次冬季长跑越野赛》的作文教学为例,课前,我拍摄了比赛的实况,作文教学时播放给学生看:录像显示的沸腾的场面紧紧地扣动学生的心弦,孩子们不仅从镜头中看到别人的表现,也看到自己的表情、动作,还看到了比赛时自己无暇顾及的情景。在叙述练习时,学生们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生动形象的描述从他们的口中迸发而出。比如,“他们咬着牙,瞪着眼,腿和手不停地转着。更加起劲的喊着:‘加油!加油!’多么精彩的比赛啊!”……这种多媒体介入的作文教学形式不需要老师细致讲解,聋生会主动地观察、感知、认识,情动而辞发,有助于培养聋生自主作文的能力。
五 、 借助网络,拓展自由的思维空间
在看完一篇影视作品后,让聋生单独说,同桌互说,开火车论说,全班交流等,最大限度的调动聋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每个学生都争着说,抢着说话,然后把自己说的写下来。如影片《司马光砸缸》中小朋友掉进大缸里时,影片停下来,让学生互相讨论,看怎么办?让学生说说自己想的办法,然后再继续看影片司马光想办法救缸中的小朋友是最紧张最精彩的部分,在训练学生说话时,教师应紧紧抓住这一精彩片断,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学生说话时完全被这片段感染了,个个满怀激情,手舞足蹈的说着可见影片中的积极因素对聋生的说话练习起着推动的作用。
此外,我们还可采用“评”和“辩”结合的方法,让学生看完电影无拘无束地发表自己的见解,用各自的语言来描述影视中感兴趣的事物,并把它写下来。我充分地利用了多媒体,将学生写的事物重现,供全班同学对照评讲,在反馈中引起学生的注意。如此推敲琢磨,有助于聋生将手语转化为书面语,聋生的语言能力自然有了提高。为了提高多数学生的作文修改的积极性,我还选取了修改后,写得好的、精彩的句段和文章,集中作为范例供其他同学欣赏、点评。
总之,运用影视资源开展各种形式的语言训练,聋生的语言能力不但日渐提高,而且在老师的点拨下能悟出影片中所蕴涵的道理。让多媒体走进课堂,开辟聋校语文教学新天地,通过人机交互,形成信息共享,有利于使聋童不断产生学习的新奇感、主动学习的愿望、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提高对现代社会、现代生活的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季佩玉 黄昭鸣: 《聋校语文教学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6.1;
2、凌志根:《多媒体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的整合》,《南京特教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
3、 张 影:《多媒体——体现在聋校语文教学的优越性》,中国特殊教育网 时间:200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