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体育教学应谨防不安全因素出现

【作者】 张 嵩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罗渡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要真正落实“健康第一”教育理念,那就必须以安全为基础,尽可能减少或避免安全事故发生,给学生营造一个绿色、健康的成长环境,让学生乐于锻炼,形成健康的体魄和终身体育的强烈兴趣。
  关键词:高中体育  不安全因素   谨防  出现
  体育是学校素质教育实施的重要内容,担当着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增进学生体魄健康的重任。新课标明确指出,要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兴趣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把“健康第一”理念落实到日常教学中。我们知道,健康是需要以安全为基础的,没有安全作保障,健康无法兑现落实。而现实体育教学中,常常会有很多意外的不安全因素出现,威胁着学生健康,阻碍着学生健康体魄的形成与发展。因此,我们要想方设法,谨防教学中的不安全因素出现,营造安全和谐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提高认识,时时绷紧安全这根弦
  安全无小事,处处需谨慎。体育教学虽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但还是存在着很多不安全因素,严重影响着学生身体健康。特别是现在“00后”学生,他们锻炼实践少,身体素质差,而很多体育项目又需要力量和技巧,这样就更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给学生带来伤害。实践中,体育场地、器材,学生不安全意识,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都会造成不安全事故出现,都有可能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因此,我们教师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时时绷紧安全这根弦,处处考虑到安全问题,给学生营造一个安全的、绿色的锻炼环境。对于教学活动中不能回避的安全问题,我们不能刻意隐瞒,而应该积极面对,去思考如何落实好各项安全措施,使我们的课堂更安全。
  二、科学施教,尽可能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安全事故的出现,总有很多渊源。虽然我们不能完全杜绝,但我们可尽最大努力减少,甚至避免一些可避免的安全事故发生。为此,教师要充分准备,科学施教。
  (一)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材是教学的凭借,但我们不能完全按照编者的要求进行顺序教学。我们可灵活安排教学内容,根据新课标精神,结合学生特点和学校实际情况,以及季节、气候等因素去安排,科学设计练习密度和运动强度,尽可能减小教学难度,减少安全因素,做到周密考虑,合理安排,有效地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
  (二)了解学生身体状况。上课前,我们要先了解自己所任教的学生情况,尽可能熟知学生的身体状况,是否能胜任这种强度,身体能否承担这样压力。体育实践中,我们常遇到个别学生身体不适,有这样或那样的疾病等,一运动就有可能出现头昏或头痛,甚至脸色苍白、气喘、恶心、呕吐,肌肉抽筋等症状,象这样学生,我们如果能在课前了知,就可避免其出现不良后果。又特别是我们高中女生,正处于青春期,如果其在月经期间,也不能参加剧烈体育运动。这些都是我们课前应该了解的学情,可防止意外发生。
  (三)强化安全常规教育。学生参加体育课,都很乐意而高兴的。但他们生性好动的年龄特征,容易出现冒失行为,造成意外。有关调查表明,大多数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时,首先是学生擅自作主、不听教师指挥,再者就是无意识地做一些冒险动作。因此,我信要教育学生听从安排,不自作主张,不做冒险动作,从自身最大限度地避免伤害事故发生。只有这样,做好安全教育和警示,才可能减少发生。为此,我们可利用课前的一点时间或者利用室内课机会,还有学校橱窗等,多渠道开展安全教育,使学生在思想上认识到安全参加体育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们认识到位了,自然和老师配合了,也就可以有效地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另外,良好的课堂常规;也是保证体育课安全进行的前提之一。体育课上,教师应严格执行课堂常规,并努力要求学生做到,切不可忽视组织、纪律性的要求,更不能放纵学生,要及时发现、处理违反课堂常规的人和事。只有保证良好的课堂常规得以落实,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才能提高,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当然可以有效地预防伤害事故。
  (四)合理安排运动负荷。体育课中学生身体要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并且学生正是在这样不断适应中得到身体锻炼。但是,运动负荷的安排是否合理,将对体育课的质量有直接的影响,负荷过小时,学生得不到锻炼,过大会给学生的身体造成伤害。作为专业体育教师,应能及时观察课上学生的状况,做到张驰有度,既让学生得到锻炼又不能伤害学生身体,要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切不可随意的安排学生的运动负荷。从这点来讲,要求我们的体育教师专业素质要高,要懂得如何科学地安排运动负荷。
  (五)及时检修场地器材。场地、器材是上体育课的必备条件,但也是造成安全事故的易发区。能否保证这块安全,将直接影响课堂能否安全进行,教师首先应根据教学内容合理选择场地、器材,避免场地不整,有障碍物等隐患出现。布置场地器材时,首先要考虑合理的空间位置,防止相互拥挤相撞等出现,还要考虑不能千篇一律,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同时,每次工作前,首先要对场地、器材本身做一次安全检查,防止因器材本身安全隐患而发生伤害事故。
  (六)授予学生急救方法。我们总是在尽最大努力去防止伤害事故发生,但实际工作中,伤害事故是难免要发生的。因此,我们就必须掌握一些急救方法,争取在第一时间给学生开展救治,阻止伤害事故进一步恶化,也消除一些负面影响。我们专业体育教师都应该掌握中暑,脱臼、骨折、抽筋、扭伤等情况的急救方法。如果遇到也不要惊慌,首先开展急救,同时应尽快通知校医、学校等,采取合理、有效地处理措施。再者,对已发生的伤害事故,教师要积极与家长联系,要以积极地态度参与事故善后处理,如陪伴学生、垫付费用等,最大限度消除负面影响。
  总之,安全至上是学校教育的根基,离开安全,其他一切努力都是白费。所以,我们教师要想尽一切办法,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安全事故发生,让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道文,浅谈体育教学中安全事故的预防[J].教育学刊,2010.6。
  [2]张冠军,新课标下中学体育教学改革浅析[J].新课程研究,2010.10。
  [3]管水法,中学体育课程如何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J].体育教学,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