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提高中学生听力水平的学习策略

【作者】 张 娟

【机构】 首师大附中大兴南校区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听力教学一直是初中英语教学活动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也让学生们感到束手无策。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基本的英语听力策略和技能,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 初中英语;听力现状;听力策略
  Abstract: English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has been a weak part in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education for  a long time, which also became a  headache problem to students. It is an effective way to change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to build and help students master and practice basic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strategies and skills, which can reduce their burden and also improve our teaching level.
  Key words: middle school English;  present situation of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strategies
  在英语教学中,听力是听、说、读、写、译等英语综合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听力教学是提高英语综合交际能力的中心环节。由于教学资源及中学应试教育等客观原因,听力教学也是我们教学活动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产生了大量“哑巴英语”、“聋子英语”,使我们的英语教学事倍功半。为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根据我校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的现状,在分析一般的听力理解过程及其解码规律的基础上,对初中生英语听力策略能力的培养问题进行如下探讨。
  一、目前初中生英语听力水平的现状
  由于我校农村地区的学生占多数, 他们英语基础比较弱,特别是发音欠准,语音语调存在问题。再加上目前初中英语也还是停留在应试教育的阶段,过多的注重语法、阅读等书面文字,听说方面相对薄弱,这也给听力教学带来很多不便。要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必须对听力教学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让学生正确掌握和运用基本的听力策略和技能是提高中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的有效途径。
  二、听力策略在听力学习中的应用
  虽然大家对学习策略的定义和分类标准不一,但其以下特征已得到广泛认可: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提高外语学习水平所采取的方法和手段,体现在语言习得和语言使用的全过程中;学习策略既是行为,又是意识,受多种因素影响;学习策略是可以培养的(程月芳,2003)。以学习策略为理论框架的听力策略分元认知、听力认知及社会情感策略三大类。
  1、元认知策略
  听力元认知策略是学习者为提高听力而采取的计划、监控和评估行动,是一系列自我管理措施。O.Malley&Chamot (1990)认为元认知策略略高于其它二种策略,是一种高层次的实施技巧,外语水平越高的学习者运用元认知策略能力越强。研究表明(Vann&Abraham,1990转引自邓媛,2004),有效的听者往往能依照不同的听力任务采取不同的听力策略或技能;能更主动地控制自己的听力过程。相反,听力差的学习者往往不能区分不同的听力任务,对策略和技能的运用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发现问题也无法及时调整,更不会在听后进行积极的反思和有价值的评价。
  2、认知策略
  认知策略是为提高听力理解的效果而采取的策略和方法,使听者不仅能理解说话人表达的字面意思,还能理解其深层含义。“听力理解过程是根据音响信号建立意义的过程”(桂诗春,1985:90)。听力强的学习者在听语篇时善于通过预测选择要点,往往能根据选择项推知材料的大致内容,善于捕捉段首句、主题句和过渡性词语等来掌握段落内容、中心思想,理清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完整理解整个语篇;听力差的学习者往往把注意力放在单个词的认知上,以为听清了每个词就能理解全文意思。这种依赖单素、单词逐词听辨的方法不仅理解速度慢,而且切割了自然语流的语义,反而给整体理解设置了障碍。而以句子为感知单位的策略使听者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语义的整合上而非语言形式上,因此理解速度快,效率高。
  3.社会/情感策略
  O.Malley等人认为社会/情感策略涉及两大方面:与他人相互作用和对情感的假想控制。听力学习的社会策略主要体现在社会交际中学习者主动与人合作,寻找机会,练习自己的听力,如常收听英语广播电视节目、听英语歌曲等,必要时能借助语境及说话人的表情、手势、语气等帮助理解。听力情感策略则是为获得得最佳的听力效果,学习者设法克服紧张心理,控制焦虑情绪,以积极的心态去完成听力过程。Krashen情感过滤假说认为,第二语言习得的成功取决于学习者的情感因素。消极态度(包括缺少动机或自信和学习热情)被认为是一种滤器,阻碍学习者对输入信息的运用,从而影响语言学习的效果。社会/情感策略涉及社会、学习环境、动机、态度、焦虑感及自信心等因素。
  三、对学生听力策略的培养
  由于不同的学习者有着不同的学习风格,因此,每个学习者所使用的策略也会有很大的差异。了解听力理解的心理认知过程及听力策略的特点和作用,可以帮助学习者做出明智的选择,避免盲目地机械地照搬成功者的学习策略。
  1.预测策略
  听力学习的认知过程就是将听到的信息迅速与大脑中已储存的知识相联系,经过识别和检索达到某种程度上的理解并作出反应,促成新旧知识的关联。预测一般根据前文的某些线索以一定的规则(逻辑、句法、语音)进行。预测的线索一般有标题、主题句、句法关系(如比较句、条件句、因果句等)、关键词、说话人的身份及其关系、功能词(如表示转折、过渡、头尾方向、顺序、总结、举例的词)等等。功能词在很大程度上为听者的预测指明方向,例如当我们听到I’d like to go to the party with you, but…,就可预测到后面的相反信息。预测是一项重要的元认知策略,能帮助学习者确定收听的重点,构建期待意识,为注意力提供正确导向,变被动为主动;使学习者在收听过程中集中注意力,缓解紧张心情,提高听力效果。
  2.抓主要信息策略
  注意是大脑摄取信息和信息加工的第一因素。在听力过程中,外界信息的刺激无论是重还是轻都会被听觉感知,但只有重要信息才会被注意,大脑因注意而产生反应才开始进入联想、记忆、理解的信息加工过程。一段语篇一般围绕一个主题展开,收听语篇时没必要追求听懂每个词句,而应分清主次、根据预测选择要点关注与主题相关的关键词、短语、数据等,并要以所听懂词句为核心,带活自己已有的相关知识,实行语义连结,扩大理解面,形成为中心思想和主要情节的概括了解和整体认识。
  3.推理策略
  推理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假设验证的主动思维过程,包括对信息进行必要的预测、推断和动态修正几个环节,它采取的是从已知推未知的手段,遵循关联性原理。推理在话语理解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听者已有的背景知识(图式)是假设、推断的基础。例如下面的对话
  A:Can we get to the party in time ?
  B:We should be Ok if the lights are with us.
  表面上亮灯与准时赶到派对现场没有直接联系,但如果听者具备lights指交通红绿指示灯一路遇绿灯,行车就可一路畅通无阻这样的背景知识,就会将新旧信息加以联想,合理推导出/如果一路遇绿灯,我们会准时赶到的含义。
  4.克服焦虑感,培养调控能力。
   许多学生在中学阶段进行英语听力考试时,由于听懂的内容很少,便产生紧张、急躁、焦虑的情绪,而且越紧张就越听不懂,感到不知所措,缺乏自我监控能力。所以,首先要向学生阐明听力训练的特点、过程和方法,让学生认识到听力训练的艰巨性和渐进性,帮助学生克服焦虑感、树立自信心。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加强重读、弱读、同化、英美发音中的差异等语音知识的讲解与练习。在听音前教师应先对学生给出部分生词,提示难点和关键词,提出一些听后要回答的问题。
  听力是一个综合技能,包括单词、句子、语篇水平等各方面的理解能力、判断能力、逻辑思维和概括能力。因此,教师应对培养学生的听力学习策略的重要性有一个非常清楚的认识,这样才能让学生不仅有效地学习外语听力,而且还能把恰当的学习策略迁移到其他技能方面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上,最终获得良好的终身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Krashen, Stephe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M]. Pergamon Press, Oxford, New York: 1981.
  [2] O Malley,M & A.Chamot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3] 程月芳.大学英语学习和教学中的语言学习策略问题[J].外语界,2003, (2).
  [4]邓媛,张文忠.听力策略在英语听写中的使用特点及影响作用分析[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2):61-65.
  [5] 桂诗春.心理语言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