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提高中学篮球运动员心理素质方法与体会
【作者】 崔运涛
【机构】 河北省廊坊市燕京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随着人们身体素质的提高,以及篮球运动的普及,篮球运动正成为一项对抗性很强、极具欣赏性、竞争性十分激烈的运动。现代竞技篮球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运动员身体素质都相当好,但在心理素质方面大多都相对薄弱。而运动员的心理作用影响着每一块肌肉的运动,因此比赛的胜负将愈来愈依赖于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使运动员在比赛中承受各种突然而来的刺激,使自己和其它队员行动协调一致。并在复杂的情况下,保持清醒的头脑去分析困难和解决困难,在比赛中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因此,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对比赛的胜负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中学篮球是国家篮球的基础,提高中学篮球水平刻不容缓,而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更是首当其冲。
关键词:中学篮球运动员 心理素质 方法 体会
要培养出优秀运动员,除了在选材、严格体能、技战术训练外,一定要从小进行有目的的心理训练,使不同个性的运动员在长期的运动训练中进行心理机能的调节,调动各级的心理机制,克服胆怯、紧张情绪,增强自制力,最终在比赛中始终保持精力充沛、情绪稳定的良好竞技状态,发挥出最佳水平,达到比赛目的。
一、提高篮球运动员心理素质方法训练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运动动机
动机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原因,只有明确目标,才会有为目标而努力的行动。在所有的心理训练中,动机的培养是首要的。无论情感的变化,训练态度的建立,意志品质的巩固,都来自于动机的激发。当然,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道德规范的教育,是培养正确动机的主要方面。学生参加运动训练的动机只能建立在为大目标而努力的这一基础上。反之,如果学生的动机建立在个人渺小的基础上,那是不能取得真正进步的。教练对队员的教育,不能局限于小团体和个人的范围,搞些刺激性语言手段。赛前的轻率许愿,只能使学生目光短浅,从而影响培养人的长远目标。
2.队员要学会克制自己的忧虑情绪。
凡事尽可能往好的方面想,多看积极的一面。平时注意培养自己的良好情绪和情感,相信大多数人是以信任和诚恳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不要把自己置于不信任和不真诚的假定环境中,那样,对别人就总怀有某种戒备心理,自己偶有闪失,或者并无闪失,也生怕别人看破似的,这样自己就会惶惶然,更加重羞怯心理。人们可以通过意志的力量来改变自己性格上的许多东西,克服诸如优柔寡断、神经过敏、胆怯等不良心理。
3.重视培养学生的注意能力
由于篮球基本技、战术熟练掌握的复杂性和赛场的千变万化,要使运动员从容对待,注意品质作为一种心理特征,就显得格外突出。又由于少年注意力的不持久、不稳定,注意的范围不大,不善于分配自己的注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注意力的培养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训练中要提高学生注意对技、战术练习的指向和集中,提高优势兴奋中心,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指导学生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意志品质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人的意志品质,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后天生活实践过程在教育的影响下逐渐培养起来的。在比赛中为夺取胜利,创造成绩,必然要去克服困难。有了顽强、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才能取得成功。我在训练中特别重视指导学生在平时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良好的意志品质。我在训练中要求学生做到不缺席、不迟到,刮风下雨坚持训练。这些年来学生训练非常准时,这说明当学生有了顽强的意志品质,就能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那么训练和比赛再苦、再累、再难他都能克服。教练必须在训练中利用鼓励性词汇来鼓励学生,表扬有顽强精神的学生。培养不怕困难,顽强战斗的队风,这样才能造就出具有顽强、勇敢、坚定和果断的意志品质的国家所需要的体育人才。
5.比赛期间的心理调整训练
为了使队员们赛前具有良好的心理和稳定的情绪,赛时具有良好的竞技状态,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方法进行心理调整的训练:
(1)每次比赛前认真开好准备会。教练把比赛的各项准备工作向队员交底。实事求是向队员介绍各队情况,重视各队特长,找出各队弱点并拟订正确的应对措施。这样能稳定队员情绪,鼓舞斗志。提高自信心。
(2)在每次比赛前,要求学生在赛前进行念动训练,默想该场比赛的各项注意点,设想自己在比赛中的良好表现及如何战胜对方取得成功的。在赛前还采用了心理放松的调节训练。
(3)在比赛过程中教练员的语言要简短达意、幽默、风趣有鼓舞性。要活跃气氛,转移队员的紧张情绪。要求队员赛时能笑,笑能调节队员紧张心理状态。
6. 要善于把紧张情绪放松。提别是在比赛前,使用一些平静、放松的语句,进行自我暗示,常能起到缓和紧张情绪,减轻心理负担的作用;在任何时候都要对自己有自信心,并不时用内心的语言激励自己:“我很棒”、“我表现得很好”、“人们都很喜欢我”。
二.实施心理训练的几点体会
1.要重视学生生理、心理负荷的同步提高
训练中必须合理安排运动量,教学安排要由易到难,由大到小,使学生在生理负荷上稳步发展,达到超量恢复,不断提高负荷的承受量。同时,教练必须注意学生生理、心理负荷的同步发展,因为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2.技、战术训练要遵循赛场心理变化规律
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篮球比赛的胜负,实际上是身高、素质、技术、战术、心理意识、作风以及应变能力和指挥艺术等多种功能的综合体现。其中,比赛时心理上的变化对成绩有着很大的影响。球队队员,当心理准备充分时,比赛中就会斗志旺盛行动果断,敢抢敢拼。领先充满信心,落后能沉着,冷静对待,关键时候成功率高,甚至超水平发挥。当队员心理准备较差时,比赛中就容易顾虑重重,动作犹豫,表现失常,领先就松劲,落后就急躁。因此,教练在平时技、战术训练中要设想和估计比赛中队员心理的变化,作好应有的训练和准备,这样队员才能在赛场上发挥出高水平的技、战术,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胡福.篮球[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3.
[2]谢军.运动心理学.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
关键词:中学篮球运动员 心理素质 方法 体会
要培养出优秀运动员,除了在选材、严格体能、技战术训练外,一定要从小进行有目的的心理训练,使不同个性的运动员在长期的运动训练中进行心理机能的调节,调动各级的心理机制,克服胆怯、紧张情绪,增强自制力,最终在比赛中始终保持精力充沛、情绪稳定的良好竞技状态,发挥出最佳水平,达到比赛目的。
一、提高篮球运动员心理素质方法训练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运动动机
动机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原因,只有明确目标,才会有为目标而努力的行动。在所有的心理训练中,动机的培养是首要的。无论情感的变化,训练态度的建立,意志品质的巩固,都来自于动机的激发。当然,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道德规范的教育,是培养正确动机的主要方面。学生参加运动训练的动机只能建立在为大目标而努力的这一基础上。反之,如果学生的动机建立在个人渺小的基础上,那是不能取得真正进步的。教练对队员的教育,不能局限于小团体和个人的范围,搞些刺激性语言手段。赛前的轻率许愿,只能使学生目光短浅,从而影响培养人的长远目标。
2.队员要学会克制自己的忧虑情绪。
凡事尽可能往好的方面想,多看积极的一面。平时注意培养自己的良好情绪和情感,相信大多数人是以信任和诚恳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不要把自己置于不信任和不真诚的假定环境中,那样,对别人就总怀有某种戒备心理,自己偶有闪失,或者并无闪失,也生怕别人看破似的,这样自己就会惶惶然,更加重羞怯心理。人们可以通过意志的力量来改变自己性格上的许多东西,克服诸如优柔寡断、神经过敏、胆怯等不良心理。
3.重视培养学生的注意能力
由于篮球基本技、战术熟练掌握的复杂性和赛场的千变万化,要使运动员从容对待,注意品质作为一种心理特征,就显得格外突出。又由于少年注意力的不持久、不稳定,注意的范围不大,不善于分配自己的注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注意力的培养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训练中要提高学生注意对技、战术练习的指向和集中,提高优势兴奋中心,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指导学生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意志品质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人的意志品质,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后天生活实践过程在教育的影响下逐渐培养起来的。在比赛中为夺取胜利,创造成绩,必然要去克服困难。有了顽强、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才能取得成功。我在训练中特别重视指导学生在平时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良好的意志品质。我在训练中要求学生做到不缺席、不迟到,刮风下雨坚持训练。这些年来学生训练非常准时,这说明当学生有了顽强的意志品质,就能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那么训练和比赛再苦、再累、再难他都能克服。教练必须在训练中利用鼓励性词汇来鼓励学生,表扬有顽强精神的学生。培养不怕困难,顽强战斗的队风,这样才能造就出具有顽强、勇敢、坚定和果断的意志品质的国家所需要的体育人才。
5.比赛期间的心理调整训练
为了使队员们赛前具有良好的心理和稳定的情绪,赛时具有良好的竞技状态,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方法进行心理调整的训练:
(1)每次比赛前认真开好准备会。教练把比赛的各项准备工作向队员交底。实事求是向队员介绍各队情况,重视各队特长,找出各队弱点并拟订正确的应对措施。这样能稳定队员情绪,鼓舞斗志。提高自信心。
(2)在每次比赛前,要求学生在赛前进行念动训练,默想该场比赛的各项注意点,设想自己在比赛中的良好表现及如何战胜对方取得成功的。在赛前还采用了心理放松的调节训练。
(3)在比赛过程中教练员的语言要简短达意、幽默、风趣有鼓舞性。要活跃气氛,转移队员的紧张情绪。要求队员赛时能笑,笑能调节队员紧张心理状态。
6. 要善于把紧张情绪放松。提别是在比赛前,使用一些平静、放松的语句,进行自我暗示,常能起到缓和紧张情绪,减轻心理负担的作用;在任何时候都要对自己有自信心,并不时用内心的语言激励自己:“我很棒”、“我表现得很好”、“人们都很喜欢我”。
二.实施心理训练的几点体会
1.要重视学生生理、心理负荷的同步提高
训练中必须合理安排运动量,教学安排要由易到难,由大到小,使学生在生理负荷上稳步发展,达到超量恢复,不断提高负荷的承受量。同时,教练必须注意学生生理、心理负荷的同步发展,因为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2.技、战术训练要遵循赛场心理变化规律
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篮球比赛的胜负,实际上是身高、素质、技术、战术、心理意识、作风以及应变能力和指挥艺术等多种功能的综合体现。其中,比赛时心理上的变化对成绩有着很大的影响。球队队员,当心理准备充分时,比赛中就会斗志旺盛行动果断,敢抢敢拼。领先充满信心,落后能沉着,冷静对待,关键时候成功率高,甚至超水平发挥。当队员心理准备较差时,比赛中就容易顾虑重重,动作犹豫,表现失常,领先就松劲,落后就急躁。因此,教练在平时技、战术训练中要设想和估计比赛中队员心理的变化,作好应有的训练和准备,这样队员才能在赛场上发挥出高水平的技、战术,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胡福.篮球[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3.
[2]谢军.运动心理学.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