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班级管理中的资源开发与利用

【作者】 李宝侠

【机构】 山东省临沭县第二实验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层组织,是教师和学生开展各项活动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班级管理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班级管理中人力资源开发,主要就是对教师在班级管理中积极性的调动和教师素质的提高,以及对学生在班级生活中的综合素质及潜在能力的开发,以实现班级管理的目标。
  一、班级管理特点及现状分析
  班级管理既包括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又包括学校领导通过对教师的管理为中介所实施的班级管理,还包括学生间的互相管理和家长及社会机构参与的班级管理。班级管理与一般管理活动相比,具有与其他管理活动所不同的个性特点,主要表现于三个方面:
  (一)管理内容的全面性。班级管理涉及诸多方面,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层次:从管理分类上分为德育管理、教学管理、体育卫生管理、生活管理等;从工作列项上主要有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组织、作息制度执行、文娱活动安排、学习生活卫生、偶发事件处理等;从管理法规上有德育大纲、课程计划和标准、工作条例、日常行为规范等;从途径方式上有课程、班团队活动、班委会和学生社团组织指导、家长委员会等。同一层次的工作,相关性大,要综合考虑,使其工作各有其位,各得其所,相得益彰。
  (二)管理阶段的全程性。班级管理是一种动态管理,它随学生的成长、班级的迁升,在时空上表现为一个完整的过程。为此,班级管理不但要考虑处于不同学段班级的特点,还要注意各学段的过渡与衔接,促使其在动态中获得均衡的、连续的发展。当我们着眼于班级的连续发展时,其纵向管理的一般阶段是:目标管理,使班级管理目标服从并服务于学校工作目标;过程管理,使班级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有序进行,从松散型过渡到成熟期直至发展到完善期;实绩管理,使之反映出班级学生个体发展水平和班级管理水平。
  (三)管理层次上的全员性。无论是班级的横向管理还是纵向管理,都离不开处于各种管理层面的人,既有学校内部的人,又有学校外部的人;离不开班级管理中人力资源的开发。从学校内部看,有学校领导者,他们处于班级的决策层;班主任,他们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是班级管理的核心力量;任科教师,他们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力量,是寓教学于班级管理的有效实施者;行政管理人员,他们是班级管理的有生力量,因为班级管理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班级学生,他们是班级管理的主要参与者,班干部是班级管理的骨干,每个学生的自我管理是班级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班级管理中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容
  班级管理中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容,我们可以从静态的职能角度来分析其要素内容;也可以从动态的过程角度去分析其环节内容;还可以从班级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演进历史角度分析其变化内容。这里所涉及到的班级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容是从综合的角度,并就当前引人关注的一些重点内容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班级人力资源的规划。班级人力资源规划是指学校为实施班组织发展和实现班级目标,根据内外环境及其变化的情况,运用科学的方法对班级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进行预测,并在预测的基础上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措施。
  (二)班级管理中教师的选聘。班级管理者的聘用和任职是班级管理中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是班级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第一要素。具体说来应注意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双向选择的原则,学校有选择班级管理者的权利,同时教师也有选择班级管理岗位的权利,双方之间的选择完全是自由的、非强迫性的;二是全面性原则,即对教师人格、意志、知识、技能进行全面测评,根据教师实际情况来选聘班级管理者;三是竞争择优的原则,班级管理的教师按公开、公平的竞争方式聘任,所有参加选聘的教师都应一视同仁;四是合理搭配的原则,根据教师自身条件与班级管理职位需要进行合理搭配,对不适合者要注意及时调整,尽可能做到恰当合理。
  三、班级管理中人力资源开发的机制
  学生既是班级管理的对象,同时又应该是班级管理的主体。学生作为班级管理的对象,我们应注意对其综合素质的开发;作为班级管理的主体,我们应充分发挥其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其地位、身份的特殊性,决定了学生资源开发管理的全体性、自主性和个性。
  (一)全员激励机制。首先要求班级管理者公正无私,一视同仁,用同样的情感和尺度对待每一个学生,班级管理者要怀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机会均等地给每个学生创造成功条件,把他们培养成党和国家所需要的人。其次,班级管理者要善于用切实可行的班级目标激励所有成员,正确引导全班学生积极主动地制订集体目标和个人目标,近期目标、阶段性目标和长远目标。第三,恰当运用激励手段要常用以表扬为主的正强化,辅以适当处罚的负强化。
  (二)自主参与机制。贯彻自主参与的机制,首先要求学校特别是班主任要增强民主意识,切实保障学生主人翁的地位和权利。其次,要激活学生主体意识。“从根本上讲,教育应当把人作为社会的主体来培养,而不是作为社会的被动客体来塑造。”再次,努力创造一种民主气氛,为学生行使民主权利提供机会、创造条件。积极发展和完善学生的团体组织,扩大班委会管理自主权,民主产生班级各种组织机构的干部,并授予他们进行管理的权力。
  (三)学生干部开发机制。班主任基本任务之一就是培养班干部。班干部是班级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他们是基层“领导”,有效发挥他们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对于提高班级管理效率有重要意义。学生干部资源的开发应把握以下几点:
  要改变传统的学生干部观,民主产生班干部。班干部产生的常用方式有任命式、选举式、组阁式、轮换式等,各有利弊。权衡利弊的一条基本原则是坚持民主集中制。教师把“权力”下放给学生,即先由学生代表推选候选人或学生以自荐方式产生班干部候选人,然后,召开选举班会,候选人在大会上发表自己的“施政”演说,最后全体学生投票选出班长。赋予班长对班委会组成人员的提名权,通过全班同学审议、表决通过。由于是学生自己选出的干部,在学生中有一定的威信,既有感召力,又具有较强的战斗力,也便于班级工作的开展。
  班级管理中人力资源的开发不仅是班级管理研究的扩展和进步,而且也是班级管理研究的深入和细化,它促进班级管理工作走向成熟,其实,班级管理的研究早就应该越出传统的轨道,引进新的理论思想,增加新的激活力,进行研究的创新。这样的研究不仅提供班级管理研究的基础,而且也提供其发展的方向、可能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