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归纳复习法在小学语文总复习中的运用

【作者】 李惠琴

【机构】 西藏日喀则市第一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同时让学生真正的从中受益,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解决的难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努力学习,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笔者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根据语文的学科特点,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摸索出了一套关于小学语文总复习的方法——归纳复习法。现总结如下:
        (一)以知识架构为体系进行归纳复习。
        小学语文共十二册,分册复习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会让学生在繁锁的复习过程中产生厌倦情绪,影响复习效果。笔者认为,小学语文知识虽然纷繁复杂,但归纳起来可以分为六大体系:拼音、字、词、句、范文和写作,在总复习时,我们可以打破分册复习的限制,以这六大体系为主线进行归纳、汇总,分专题进行讲授。如:我们可以把十二册课本中的多音字、形近字、同音字等归纳到“字”的部分,把造句、修改病句、“把”字句、“被”字句、转述句等归纳到“句”的部分进行复习。对学生易学易懂的可以一带而过,对难学难记易用错的我们要花费多一点的时间和精力加以讨论。这样复习的好处是比较系统和集中,虽然教师的工作量很大,但学生却容易掌握,便于理解和记忆。
        (二)以关联知识为分支进行重点复习。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还发现学生在组词造句上存在着很大的问题,组词造句是小学语文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一至六年级的多数课文都安排了解这项训练。这项训练不仅是发展学生语言能力和训练表达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而且对巩固所学词语、启迪学生思维能力都有很大的作用。但现在很多教师将自己组的词或造的句“搬给”学生,让学生课后背,这样的后果是学生的答案千篇一律,也不会举一反三。基于此,我们应在归纳的基础上,进一步把相互关联的知识分类。如在复习“词”时,我们要把与其相关联的同义词、反义词等放在一起复习;又如在复习“写作”时,我们可以把小学常见的写作题材分为两大类——“应用文”(如:书信、请假条等)和“记述文”(如:记人、记事等)进行重点复习。应注意的是,在这一阶段的复习中,我们一定要分清主次,把握难易程度。
        (三)以课后训练为手段进行巩固复习。
        同其他所有知识一样,课后巩固是归纳复习的关键。要把课堂上传授的知识变成学生自己的知识,并且起到“温故知新”的效果,就看教师怎样安排课后巩固训练。课后巩固训练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安排一些简易型、适中型、能力型的训练,而且训练量要适度。笔者还在复习中鼓励学生发挥个性思维,自己在课后去汇总归纳,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讲评,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课堂结合起来,使复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办法很多,但无论哪一种方法的实践都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切忌本末倒置,归纳复习法也是如此。“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了渴求知识的莘莘学子,我们更应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刻苦钻研,毕竟“打铁还需自身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