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立德与修身——谈师德中的情绪修养

【作者】 朱家岭

【机构】 河北省沧县旧州镇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立德兼修身,修身需要健康的情绪,情绪连通五脏,把师德建设与自身生命健康结合起来,加强情绪的修养,完美身心,砥砺德行。
        关键词:  立德、修身、五脏、情绪修养。
        “立德、立功、立言”曾是多少古人的人生目标,又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壮语豪情,“立言先立功、立功先立德”,许许多多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教书育人、呕心沥血、废寝忘食、无私奉献,表现出了极高的教师职业道德。然而又有许多教师早生华发、未老先衰、病魔缠身,乃至于出师刚捷身先死,没能给国家做更多的贡献。虽然是舍己为公、丰碑永存、功不可没,然而德高早逝的教师也是国家的损失,造成许多遗憾,这样的人和事难以胜举。现在社会上流行着几句口头语,“起的比×都早,睡得比××都晚,干的活比×都累,挣钱比××都少,看起来比谁都好,五年以后比谁都老。”这是针对很多一线教师的说法,令人哭笑不得,此话虽然诙谐机诈,难登大雅,却也真的耐人寻味。
        教师“立德”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很容易损及身体。怎样在教育教学过程当中同时注意加强身心的保养,这是非常值得令人关注的课题。我们认为加强身心保养,其中固然要注意适当的体育锻炼,合理的饮食等,更要注意的是加强对情绪的修养。
        情绪对人体健康影响巨大。中医认为,人体五脏(肝心脾肺肾)气机平衡、经络通畅才会身心健康,“怒则伤肝、喜则伤心、思则伤脾、忧则伤肺、恐则伤肾”,人的情绪影响着五脏的气机平衡,影响人的健康层次。总的来说,健康的情绪能增强人的身心健康,病态情绪如怒、悲、忧、恐则可使人致病。对每个人来讲,如果在工作生活中不主动注意情绪的修养,就容易产生性格的偏执,有的好怒、有的好忧、有的好…,从而最终影响身体的健康。许多教师按《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标准》来衡量,堪称一流,但就身心健康层次来讲却不甚理想,甚至存在隐患。加强对情绪的修养,保持健康的身心,会更有利于教师的工作,有利于提高教师自己的师德水平。因此教师要注意对照以下几点,认真查找自己的长短,发扬优点,克服偏执,保持中和的情绪,平衡五脏气机,健康地工作。
        1、以仁民爱物之心对待周围的人和物克治杀机以养肝,使怒不生。(仁爱)
        教师要有美的修养,这是师德的重要标志之一,首先内心要有爱。每位教师都有爱心,但不是都始终如一地常存“爱心”,面对很大的工作压力,晋级、升职、提薪、干群关系,还有一群百花齐放、性格炯异的学生,甚至个别学生有欺师辱师的大不敬行为,许多教师嗔心常起、怒气难消。这一时刻爱心已荡然无存。虽然从长期工作来看,依然勤奋刻苦,师德优秀,但是嗔怒之心练就了偏执的性格,内心情绪不稳,随着年龄的增长,生肝病的机会就会增多。历史上有一则故事,苏东坡与佛印是好朋友,二人经常斗智,有一次东坡见佛印,问:“你看我像什么?”佛印笑着回答:“我看你像朵花儿。”佛印反问东坡:“你看我像什么?”苏东坡大声讥笑:“我看你像一堆大粪。”佛印闭眼笑而不语。苏东坡非常高兴,以为这次可战胜了佛印,回家跟苏小妹叙说,苏小妹反而是另一翻话:“哥,你又输了,佛印心中有花儿,所以见你像花。而你心中念着大粪,才说人家像大粪。”爱心常存才生喜悦,爱心是世界宗教。重博爱,爱人如己,教师要有宗教家的精神。
        2、以谦谦之礼貌之容与恭敬之心对人对事以养心,克除淫乐。(谦恭)
        有的教师工作过几年,有了些成绩,表现出了良好的师德,但他本身“我慢”之心却日渐突出,以为高水准的师德师绩止步于此;有的教师表面上和和气气,对人对事看似谦恭,但却难掩内心的傲气,恭维领导,轻视同事及学生,趾高气扬、目空一切、自负轻慢、好酒狂躁。这样不健康的情绪时间一长必然导致自己思想品质、教学技能停滞不前,影响自己师德水准,直至破坏体内五脏的气机平衡,影响心脑健康,容易导致相关疾病。
        坚持辨证唯物的看问题,正确认识作为客观存在的人的能力的有限性,有了成绩多分析客观因素,遇到挫折或失败冷静地多从主观上找找原因。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孔子不仅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请注意他同时也是修身养性的大家,孔子做为“教师之父”,在晚年证得了“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并且说:“朝闻道,夕死可”。这是大家在修身和做学问上永不懈的追求。在今天看来,他那种谦虚好学、“不耻下问”、“知过而改”、“学而不厌”的道德体系,令世人景仰和遵循。同时“仁、义、礼、智、信”也表现了孔子极高的情绪修养,非常值得我们在实践中去体会,从而保持健康的身心。
         3、以敦厚诚信之心待人接物以养脾,来克除机诈谋虑之心。(诚信)
        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当然有着超出一般民众的智慧。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渐深,待人处事日渐圆融,有些教师的思维却走向偏执,考虑事情越来越复杂,布置任务过于面面俱到,思虑之心越来越多。为了达到一些名利的需求,做成了一件事就向领导汇报,向群众表功,绞尽脑汁地片面夸大自己的作用,以讨领导欢心。处心积虑、机变迂回、有时候一句话担心人家不信服;自己做的一件好事担心人家不知道;别人做错的事担心怀疑到自己身上,又绕了一个大弯,向人家表述了许多话。活得很是不“简单”,缺乏敦厚之心。时间长了,影响自己在群众中的信誉,在生命健康层次上,这种内心不好的情绪就容易引起跟脾胃有关的疾病。
        克除机诈谋虑之心,以敦厚诚信待人接物,需要有高度的思想觉悟。知道自己情绪上的这种缺点,就要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时时警惕自己,“吾日三省吾身”,敏于事而慎于言。佛家讲五戒,“杀、盗、淫、妄、酒”,就要先从克除“妄语”上下功夫,言简意赅、处事泰然、不计得失。须知,天地浩然,厚德载物。                                    (下转第64页)
(上接第85页)
       4、以见义勇为之侠肝义胆来履行自己的义务,则集气以养肺而克除肃杀与悲愤之情。(平等)
        在这方面要有大平等心,大集体主义观念、大胸怀、大气魄;要有推己及人、换位思考、溶利己于利他人之中的思想观念。特别是近些年,九年义务教育的初中阶段,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成了重中之重的事情,科任教师要多体谅班主任工作的不易;班主任要多体谅教导主任的不易;教师要多体谅校长的不易。反过来从上到下也要多与体谅。为了把整体工作做好,每位教师见不平之事要尽自己的义务。看见学生正在违纪或违法,不能视而不见、坐视不管、息事宁人;看到学校不正常或错误的举措,不能客观地提出自己的见解或建议,只会唯唯诺诺、窃窃私语、事不关己、得过且过。好象只管完成自己的那点教学任务就完事大吉了,实际上这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私有观念,缺乏大公意识。这种唯唯诺诺的不义之举,不仅成不了师德优秀的教师,而且由于这样长期工作形成的,自己不易察觉的病态情绪,也会影响生命的健康,易致感冒频发、免疫力下降,肺气衰弱而生有关疾病。
        佛语云:“无畏布施可得长寿”。老一辈革命先驱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敢于抛头颅、撒热血,牺牲了、精神永存;活了下来、则必得长寿,这是顽强的意志力,大义凛然的胸襟气魄所决定的。在政治稳定的和平发展时期,我们不需要付出生命,但要有集体主义观念,见义勇为、大众欢乐的豪情,则集气以养肺。要学习革命家的精神。
        5、以聪睿智慧戒慎恐惧来提肾气以保证肾的蜇藏之职的实现。(睿智)
        遇到突变的事情内心先是恐惧;领导布置的任务还没想着怎么去做,就先“怵头”,前怕狼后怕虎,惟恐做不好。这样的教师确实存在一批。长期工作中形成了“怵头”做事的习惯情绪,按中医来讲,肾(不单指肾脏)的职能受到遏制,就容易产生生殖系统、泌尿系统等相关的疾病。所以要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丰富自己知识技能,还要在实践中去学习去磨练,“凡事须在事上磨,方能定得住”,遇事心不乱、不慌张,交给的任务不用“怵头”,凡事都可以试试,这正是强健肾气的好机会。慢慢地我们学会做事情要思路清晰、方法得当,用科学的态度解决一切问题。要学习科学家的头脑。
        综上所述,“仁爱、谦恭、诚信、平等、睿智”,既有利于师德的建设,也有利于生命的健康。立德兼修身,修身促立德,注意自己情绪的偏执,把工作与生命健康联系起来,自觉地加强情绪的修养,完美身心,砥砺德行。老子曰:“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乡,其德乃长”。这样,从教之道才会其乐融融。
        参考文献:
        《师德启思录》04年5月版(教师培训材料);
        孔子——《论语》;
        释圣严——《正信的佛教》;
        老子——《道德经》;
        中医书《皇帝内经·素问》
         庞明——《混元整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