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法
【作者】 瞿贞伦
【机构】 贵州省兴仁县屯脚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如今,新课程改革正以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去激发学生的潜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要“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情感”起着重要作用。只有真正引导学生,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兴趣得以激发,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并使之更好地掌握知识,用以指导和规范自己的言行,最终达到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目的。
一、以语言激情,融洽师生关系
教学的魅力从很大程度来说体现的就是语言的魅力,而政治教师的语言水平能够反映教师的本身的学识和思想水平,是教师个人修养的综合表现。古人云:“言为心声”“慧于心而秀于言”这都说明一个人语言的重要性。教师的情感主要是通过语言来表达的,语言可以有不同的情感色彩,而且,不同的情感色彩语言,有助学生形成不同的情感。语言要有逻辑性、归纳性、语言要生动,有感染力,学会“硬话软说”来融洽师生关系。
在学习生活中,教师往往会遇到因为学生的缺点或毛病而不自觉的给教师造成麻烦的情况。这是教师要学会“硬话软说”。“硬话”是居高临下的斥责、声色俱厉的禁止,这种说话的方式把学生置于很尴尬的境地,使学生觉得失去了尊重,因而往往导致师生关系紧张,效果不佳。反之,“软话”是从尊重人的角度出发,使学生感到受到尊重,心情舒畅。比如“把警告的话说成劝慰的话、把不满的话说成提醒的话,把说教话说成激励的话”,这样学生的人格受到尊重和满足后,才会真正明白自己的不足,才会由衷地改正错误。
二、以和谐养情,调动学生乐学的积极情感
有经验的教师总是善于用笑声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以调动学生乐学的积极情感。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老师的亲切感,创造一个师生心理相容的良好环境;需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无意识的心理活动的参与,并与有意识的心理活动相统一,这样能减轻和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进入学习最佳心理状态。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利用自己的职业优势,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建立起相互信任、尊重、帮助、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良好关系。
在八年级教学过程中,笔者还根据教学内容和同学的要求,组织了模拟法庭活动,通过活动,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了政治课教学的乐趣与魅力,从而激发了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且在活动中,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和才干,又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的能力,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工作。
教学中,使用电影、电视等电教媒体以及挂图、实物等直观形象把学生带进某种特定的情境之中,以具体的形象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根据教育教学需要请英雄模范等先进人物走进课堂,联系初中生的思想实际作报告,讲述自己的经历和心理历程,让学生从中受到熏陶洗礼。
三、以行为生情,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行是指具体的行为,也就是指教师精心设计的具体形象的教学活动行为,学生最喜欢直观、具体的形象,直观具体的形象最容易使学生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教师在政治教学活动过程中,拣取一些学生所关注和感兴趣的事件和典型事例,既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又能增强思想政治课的魅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激发他们的积极情感体验,更好地启动学生的思维活动,使课堂活起来。
如在讲授八年级《思想政治》第二单元“法与学校生活”一节时,笔者播放了一段从中央电视台大家观察》栏目录制的一个典型案例, 它讲述了某市一职业高中里发生的骇人听闻的事件:仅仅因为偷拿了同学的3.5元钱,一女生在半夜的寝室里被全班女生集体虐待凌辱了四个多小时……
短短十分钟不到的录像,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反响,看的时候鸦雀无声,每个人都全神贯注,而看完之后全班沸腾了,似乎每个人都要表达内心的激动与感想。于是笔者趁热打铁提出几个问题要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
这节课的效果之好,出乎笔者的意料之外,究其原因,不外乎引起了学生的情感共鸣。这样,师生之间的感情就容易沟通,学生也才能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课堂教学也就能按照老师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要求进行,课堂教学的目标和任务才会圆满完成。
四、以实践导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
情感来源于人们的实践活动,实践活动能够使人们产生真实情感,实践是人们进行和得到真实深刻情感体验的特有行为,实践行为中产生的情感才是最深刻、最牢固的情感。只有最深刻、最牢固的情感,才是人的稳定的、长远的情感。中学政治教学中,教师应努力而精心地选择适当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将课本中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知识又返回到实践中去,让学生用实践去证明知识的真理性,从而受到情感的感染,将知识转化为本身的体验,形成自己的理论和观点。所谓“实践出真知”,就是这个道理。在课堂上,教师口若悬河,讲得头头是道,但学生感受到的东西只是一种表面现象,而学生从实践中得到的感受,则是由心而生的感受,这才会深刻、永远。政治教学应大胆改革传统的课堂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地进入社会,培养自己深刻的情感。
这样,在师生共同参与的教与学中,紧紧抓住学生的各种心理,保护他们在课堂中产生的积极情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才能使教学情境倍加和谐亲切,有道是“亲其师,而信其道”,不但密切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增加了教与学双方的交流,而且教学效果也往往事半功倍。
教学是一门艺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持久兴趣,做到情境交融,才能以情诱导人,以情感化人,以情启发人,以情鼓励人,从而真正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的。
一、以语言激情,融洽师生关系
教学的魅力从很大程度来说体现的就是语言的魅力,而政治教师的语言水平能够反映教师的本身的学识和思想水平,是教师个人修养的综合表现。古人云:“言为心声”“慧于心而秀于言”这都说明一个人语言的重要性。教师的情感主要是通过语言来表达的,语言可以有不同的情感色彩,而且,不同的情感色彩语言,有助学生形成不同的情感。语言要有逻辑性、归纳性、语言要生动,有感染力,学会“硬话软说”来融洽师生关系。
在学习生活中,教师往往会遇到因为学生的缺点或毛病而不自觉的给教师造成麻烦的情况。这是教师要学会“硬话软说”。“硬话”是居高临下的斥责、声色俱厉的禁止,这种说话的方式把学生置于很尴尬的境地,使学生觉得失去了尊重,因而往往导致师生关系紧张,效果不佳。反之,“软话”是从尊重人的角度出发,使学生感到受到尊重,心情舒畅。比如“把警告的话说成劝慰的话、把不满的话说成提醒的话,把说教话说成激励的话”,这样学生的人格受到尊重和满足后,才会真正明白自己的不足,才会由衷地改正错误。
二、以和谐养情,调动学生乐学的积极情感
有经验的教师总是善于用笑声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以调动学生乐学的积极情感。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老师的亲切感,创造一个师生心理相容的良好环境;需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无意识的心理活动的参与,并与有意识的心理活动相统一,这样能减轻和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进入学习最佳心理状态。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利用自己的职业优势,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建立起相互信任、尊重、帮助、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良好关系。
在八年级教学过程中,笔者还根据教学内容和同学的要求,组织了模拟法庭活动,通过活动,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了政治课教学的乐趣与魅力,从而激发了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且在活动中,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和才干,又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的能力,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工作。
教学中,使用电影、电视等电教媒体以及挂图、实物等直观形象把学生带进某种特定的情境之中,以具体的形象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根据教育教学需要请英雄模范等先进人物走进课堂,联系初中生的思想实际作报告,讲述自己的经历和心理历程,让学生从中受到熏陶洗礼。
三、以行为生情,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行是指具体的行为,也就是指教师精心设计的具体形象的教学活动行为,学生最喜欢直观、具体的形象,直观具体的形象最容易使学生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教师在政治教学活动过程中,拣取一些学生所关注和感兴趣的事件和典型事例,既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又能增强思想政治课的魅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激发他们的积极情感体验,更好地启动学生的思维活动,使课堂活起来。
如在讲授八年级《思想政治》第二单元“法与学校生活”一节时,笔者播放了一段从中央电视台大家观察》栏目录制的一个典型案例, 它讲述了某市一职业高中里发生的骇人听闻的事件:仅仅因为偷拿了同学的3.5元钱,一女生在半夜的寝室里被全班女生集体虐待凌辱了四个多小时……
短短十分钟不到的录像,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反响,看的时候鸦雀无声,每个人都全神贯注,而看完之后全班沸腾了,似乎每个人都要表达内心的激动与感想。于是笔者趁热打铁提出几个问题要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
这节课的效果之好,出乎笔者的意料之外,究其原因,不外乎引起了学生的情感共鸣。这样,师生之间的感情就容易沟通,学生也才能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课堂教学也就能按照老师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要求进行,课堂教学的目标和任务才会圆满完成。
四、以实践导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
情感来源于人们的实践活动,实践活动能够使人们产生真实情感,实践是人们进行和得到真实深刻情感体验的特有行为,实践行为中产生的情感才是最深刻、最牢固的情感。只有最深刻、最牢固的情感,才是人的稳定的、长远的情感。中学政治教学中,教师应努力而精心地选择适当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将课本中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知识又返回到实践中去,让学生用实践去证明知识的真理性,从而受到情感的感染,将知识转化为本身的体验,形成自己的理论和观点。所谓“实践出真知”,就是这个道理。在课堂上,教师口若悬河,讲得头头是道,但学生感受到的东西只是一种表面现象,而学生从实践中得到的感受,则是由心而生的感受,这才会深刻、永远。政治教学应大胆改革传统的课堂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地进入社会,培养自己深刻的情感。
这样,在师生共同参与的教与学中,紧紧抓住学生的各种心理,保护他们在课堂中产生的积极情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才能使教学情境倍加和谐亲切,有道是“亲其师,而信其道”,不但密切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增加了教与学双方的交流,而且教学效果也往往事半功倍。
教学是一门艺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持久兴趣,做到情境交融,才能以情诱导人,以情感化人,以情启发人,以情鼓励人,从而真正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