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我收到了学生“十八条建议”
【作者】 梁作德
【机构】 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高兴镇初级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本文作者讲述了收到学生“十八条建议”的前因、经过和事后自己的心理、行为变化。作者在事后不仅认识到了问题,还敢于承认和改正。是学生的“十八条建议” 让作者猛醒;是新教育让作者重新塑造了自我,找回了自我,从迷茫中脱离出来,并开启了幸福完整的教育人生。
关键词:十八条 建议 改变 批评
作为一名多年的班主任,我管理班级的方法之一是:每天由一名“小密探”把班里的一天发所生的事情用一张小纸条记录下来,然后第二天早饭后预备铃之前到办公室亲自交给我。所以,周一至周五每天早饭后预备铃之前我都会收到一张小纸条,那是“家常便饭”,是必需的。可是有一天早饭后,我刚用钥匙敞开办公室的门来到办公桌前坐下,班里一位叫小明的“小密探”就喊报告进来交给我一张“大纸条”,我粗略一看 ,竟然是给我提的建议,共十八条。我瞪眼了,怒视着小明:
老师:小明,这是谁写的?
小明:班里很多同学写的,我把一张张小纸条上的建议抄到这张纸上的。
老师:何必再另抄写?把他们原来的小纸条给我不就行了吗?
小明:不行,他们怕您知道了是谁提的以后挨批评。
老师:可以不写名字呀。
小明:您认得他们的字,还是会查出来是谁写的。
老师:你们就没考虑考虑,老师会接受吗?
小明:考虑到了您有可能接受,也有可能不接受,但是我们必须向您提出来,为了您好,也为了我们班好,更为了我们全班所有同学好。
老师:你抄的,你难道不怕我惩罚你吗?
小明:怕。但是这样我一个人挨批评和受惩罚,其他那些提意见的同学就不用受了,值得。
(这些反了天的学生!稍微停顿了几秒钟后)
老师:那你就不怕老师有办法像审问犯人似的从你嘴里知道谁写的吗?
小明:我死也不说(声音低沉)。
老师:……
我再也无言以对了。幸亏这时办公室里还没有来其他教师。学生小明怎么走出办公室的我记不起来了,临走的时候还说了些什么我也没听清楚,脑海里几乎一片空白。我赶紧强打精神,看纸条上的内容:
给班主任的建议
亲爱的老师:
您好!我是您的学生小明。憋在心里很久很久了,一直没有告诉您,怕您看后生气不高兴,怕影响您的心情。但是实在没办法,实在憋不住了,请允许我代表全班同学向您提出以下建议:
1、上课时该喊起立。
2、换一换您说话的腔调。
3、说话别重复。
4、上课时,别忘了让站起来发言的同学坐下。
5、我们回答问题错了的时候尽量不要批评。
6、别在我们成绩后退的时候告诉我们的家长。
7、不要经常用脚踹班里的同学。
8、上课的时候别总是板着脸那么严肃。
9、上课的时候别因为某一个同学违反纪律而让我们停课整顿。
10、对违反纪律的同学别打他们小耳光。
11、别总是让我们多学您教的那一科。
12、您要求我们做的您也该做好。
13、您说过的话一定要兑现。
14、对待班里的同学尽量地公正公平些。
15、别总认为我们是孩子。
16、不要总拿我们曾经犯过的错误来数落我们。
17、别您不想做什么就不让我们做什么。
18、不要把您和同事之间的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告诉我们。
反了,学生简直反了。学生眼里还有老师吗?这哪是建议?分明就是给我罗列“罪状”!还说怕老师生气不高兴吗?还什么“怕影响心情”吗?不把我气昏才怪呢。
心里又气又一时没有办法,毕竟不是一个学生提的,也毕竟不是一条建议而是“十八条”呀!也不知道到底是哪些学生提的。众怒难犯呀!我该怎么办?
第一次在学生面前哑口无言,第一次败给了学生,第一次束手无策……
本该上午第二节上课,无奈,只好跟其他老师临时调了课,改成下午第三节上。
整个上午,头昏昏沉沉的,眼睛发涩,想睡又睡不着,学生的“十八条建议”时时在我眼前晃来晃去。要不是早把备课准备好了,连备课都无法备了。不想睡觉,但还是稀里糊涂地进入了梦中。梦里,班里的一大群学生一个个做着鬼脸,“十八条罪状”就像电视下面的飞字广告一样连续地放着。忽然,有一个学生胆很大地对我说:“老师,你得改!”又有一个学生说:“老师,正义一定会战胜邪恶!”还有一个学生说:“老师,你不是一个好老师!”“反了你们了!反了你们了!”梦中正在声嘶力竭地发火的我,突然听到另一个声音在叫着:“梁老师,怎么了?是不是感冒了不舒服呀?”醒来一看,对桌的杨老师在叫着我。我赶紧说没事,唐赛过去。
下午第三节课也是有口无心地上完了,还没等放学,就跟领导打了声招呼回家了。想睡,可是学校里梦中学生的指责声音始终在脑海里回响。一张张熟悉但又“可怕”的面孔不时地浮现出来。
这时,我思绪万千。以前那些看上去听话的学生为什么敢这样“肆无忌惮”?为什么敢毫无顾忌地给我提出“十八条罪状”?以前班里的学生真的很听话吗?以前对学生的所做所为真的正确没问题吗?
这时,我又想起来以前批评学生时说的种种话,想起来平日里对学生违反纪律所采取的做法,想起来一张张看起来听话了的学生面孔,我猛然醒悟:原来那些学生哪里是听话了?哪里是改过了?他们只是口服心不服呀!他们是慑于自己的威严一时屈服呀!他们表面上改过了、听话了,但背后一定在恨我呢!照这样分析,如果学生不用这种提意见的方式让我改,如果我一直那样去管理学生,有一天,那种暗藏在背后的不服气也许就会成为一颗“定时炸弹”而爆炸!到那时受伤的恐怕不只是我自己了!受伤的程度也远非现在所想象的。
突然,我想起来有一个老师曾经在办公室里说,有一个班主任就是因为管的学生口服心不服,到临毕业的时候乘老师不备,猛然袭击了老师的面部。又想起来不知道是谁说的一句话:“要把孩子当人看”。又记起来“没有爱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
唉!毕业这么些年了,我把学生当人看了吗?我对学生的教育有爱吗?我关心学生了吗?
我突然意识到,这么多年来一直在做的几乎都是在当着“警察”,都是在“伤害着学生”,都是在……反过来,学生一直在忍受着我的冷面孔,一直在承受着心理上的压抑,一直在忍让着我这个“统治者”。
这时候我想起来正在读的《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里面诸多的成功教育案例,想起来时下正在读着的教育在线上那么多榜样教师、班主任成功的教育叙事。心里觉得实在是汗颜,确实感觉很对不起这群学生。自觉没有把所读所学真正用到实际教育中。
看来这群学生是真的对我好、对班级好、对班里的同学好,是真的很“慈悲”。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有了错误,只要认识到了和敢于承认,能够面对错误勇敢地、当机立断地改正错误、以后不再犯这种错误,这是一种决心,也是一种良知,更是一种智慧,也许就是佛教中的“真忏悔”。
这天晚上我想了很久,最后草拟了我的《军令状》,决定第二天上课时(1)向学生认错、道歉。(2)宣布我的《军令状》。
《军令状》如下:
1、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做到,全体同学监督;
2、每天面带笑容迎接每位同学,不打骂、歧视、挖苦、讽刺任何一个同学;
3、处理问题和对待同学心平气和,公平公正;
4、班里设立《班级日志》,每天由一名班干部代表全班同学,记录对老师的不满意,任何一个同学都可以直接向老师提意见。
第二天的课上,当面对那么多同学承认错误时,不知怎么地(也许良心发现吧),我的眼泪再也不听话地哗哗流出来了。班长喝着起立,全班同学都唰地站起来,一个个向我敬礼;当我向全班宣布了我的“军令状”时,全班立刻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时间长达一分多钟。
一生当中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一幕。
我是这么说的,以后也是这么做的。学生的“十八条建议”就是我的“十八条罪状”,就是一面镜子在显示着我的功过和对错。就是这“十八条罪状”改变了我的教育生涯。
我很庆幸遇到了这群很“慈悲”的学生,很庆幸我遇到了新教育。是这群学生的“十八条罪状”让我猛醒,是新教育,让我重新塑造自我,让我找回自己;是新教育把我从迷茫中脱离出来,把我从泥潭里解救出来;是新教育拨正了我人生教育的航向,开启了幸福完整的教育人生。
后来,虽然偶尔有时候学生还给我提建议,但性质几乎都与以前不一样了。例如有一天学生王庆给我提出了“上班时领导也不应该给老师打电话”的建议。还有一次,学生高明给我提出了“老师,也应该给你在班里过生日”(每个同学的生日那天,班里都要给送诗庆贺)。再往后,《班级日志》上记录内容几乎一片空白。当我问学生为什么没有记录时,学生回答令我沉思良久:“老师,现在我们想从您身上找出一点缺点简直比登天还难。我们班全体同学对您崇拜得五体投地了。我们在您的班里学习太幸运、太幸福了”。
因为有了新生,所以当本来想批评一个同学时,我会换位思考。该批评的也不批评,而是换一种方式。例如,班里举办“庆国庆书法展”,韩阳的字写得太大而满了格。我跟他开玩笑地说:“韩阳呀,你的字需要减肥了”。韩阳听后立即回答:“是的,老师,坚决减肥”。引起了班里一阵善意的笑声。教的另一个班里的图书管理员,因为上交“读书带动工程”文学社成员不及时,我一时着急,本想让那个班的班主任撤换掉,但是我立刻想到不能那样草率地冲动下决定,当即我换位思考:也可能这个图书管理员有别的原因呢。于是我找来详细地询问了一番。值得庆幸地是,我是正确的,这个图书管理员很负责,宣传也很好,只是班里同学的的原因没有及时上交。
几年来,我一直按照新教育的理念坚持着、实践着既教书又育人。相信在新教育的路上不再会有那些不堪回首的“十八条”。我会“相信种子,相信岁月”,与学生一起“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做真新教育,真做新教育,朝着明亮那方前行。
作者简介:梁作德:大学毕业,中学高级职称.
关键词:十八条 建议 改变 批评
作为一名多年的班主任,我管理班级的方法之一是:每天由一名“小密探”把班里的一天发所生的事情用一张小纸条记录下来,然后第二天早饭后预备铃之前到办公室亲自交给我。所以,周一至周五每天早饭后预备铃之前我都会收到一张小纸条,那是“家常便饭”,是必需的。可是有一天早饭后,我刚用钥匙敞开办公室的门来到办公桌前坐下,班里一位叫小明的“小密探”就喊报告进来交给我一张“大纸条”,我粗略一看 ,竟然是给我提的建议,共十八条。我瞪眼了,怒视着小明:
老师:小明,这是谁写的?
小明:班里很多同学写的,我把一张张小纸条上的建议抄到这张纸上的。
老师:何必再另抄写?把他们原来的小纸条给我不就行了吗?
小明:不行,他们怕您知道了是谁提的以后挨批评。
老师:可以不写名字呀。
小明:您认得他们的字,还是会查出来是谁写的。
老师:你们就没考虑考虑,老师会接受吗?
小明:考虑到了您有可能接受,也有可能不接受,但是我们必须向您提出来,为了您好,也为了我们班好,更为了我们全班所有同学好。
老师:你抄的,你难道不怕我惩罚你吗?
小明:怕。但是这样我一个人挨批评和受惩罚,其他那些提意见的同学就不用受了,值得。
(这些反了天的学生!稍微停顿了几秒钟后)
老师:那你就不怕老师有办法像审问犯人似的从你嘴里知道谁写的吗?
小明:我死也不说(声音低沉)。
老师:……
我再也无言以对了。幸亏这时办公室里还没有来其他教师。学生小明怎么走出办公室的我记不起来了,临走的时候还说了些什么我也没听清楚,脑海里几乎一片空白。我赶紧强打精神,看纸条上的内容:
给班主任的建议
亲爱的老师:
您好!我是您的学生小明。憋在心里很久很久了,一直没有告诉您,怕您看后生气不高兴,怕影响您的心情。但是实在没办法,实在憋不住了,请允许我代表全班同学向您提出以下建议:
1、上课时该喊起立。
2、换一换您说话的腔调。
3、说话别重复。
4、上课时,别忘了让站起来发言的同学坐下。
5、我们回答问题错了的时候尽量不要批评。
6、别在我们成绩后退的时候告诉我们的家长。
7、不要经常用脚踹班里的同学。
8、上课的时候别总是板着脸那么严肃。
9、上课的时候别因为某一个同学违反纪律而让我们停课整顿。
10、对违反纪律的同学别打他们小耳光。
11、别总是让我们多学您教的那一科。
12、您要求我们做的您也该做好。
13、您说过的话一定要兑现。
14、对待班里的同学尽量地公正公平些。
15、别总认为我们是孩子。
16、不要总拿我们曾经犯过的错误来数落我们。
17、别您不想做什么就不让我们做什么。
18、不要把您和同事之间的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告诉我们。
反了,学生简直反了。学生眼里还有老师吗?这哪是建议?分明就是给我罗列“罪状”!还说怕老师生气不高兴吗?还什么“怕影响心情”吗?不把我气昏才怪呢。
心里又气又一时没有办法,毕竟不是一个学生提的,也毕竟不是一条建议而是“十八条”呀!也不知道到底是哪些学生提的。众怒难犯呀!我该怎么办?
第一次在学生面前哑口无言,第一次败给了学生,第一次束手无策……
本该上午第二节上课,无奈,只好跟其他老师临时调了课,改成下午第三节上。
整个上午,头昏昏沉沉的,眼睛发涩,想睡又睡不着,学生的“十八条建议”时时在我眼前晃来晃去。要不是早把备课准备好了,连备课都无法备了。不想睡觉,但还是稀里糊涂地进入了梦中。梦里,班里的一大群学生一个个做着鬼脸,“十八条罪状”就像电视下面的飞字广告一样连续地放着。忽然,有一个学生胆很大地对我说:“老师,你得改!”又有一个学生说:“老师,正义一定会战胜邪恶!”还有一个学生说:“老师,你不是一个好老师!”“反了你们了!反了你们了!”梦中正在声嘶力竭地发火的我,突然听到另一个声音在叫着:“梁老师,怎么了?是不是感冒了不舒服呀?”醒来一看,对桌的杨老师在叫着我。我赶紧说没事,唐赛过去。
下午第三节课也是有口无心地上完了,还没等放学,就跟领导打了声招呼回家了。想睡,可是学校里梦中学生的指责声音始终在脑海里回响。一张张熟悉但又“可怕”的面孔不时地浮现出来。
这时,我思绪万千。以前那些看上去听话的学生为什么敢这样“肆无忌惮”?为什么敢毫无顾忌地给我提出“十八条罪状”?以前班里的学生真的很听话吗?以前对学生的所做所为真的正确没问题吗?
这时,我又想起来以前批评学生时说的种种话,想起来平日里对学生违反纪律所采取的做法,想起来一张张看起来听话了的学生面孔,我猛然醒悟:原来那些学生哪里是听话了?哪里是改过了?他们只是口服心不服呀!他们是慑于自己的威严一时屈服呀!他们表面上改过了、听话了,但背后一定在恨我呢!照这样分析,如果学生不用这种提意见的方式让我改,如果我一直那样去管理学生,有一天,那种暗藏在背后的不服气也许就会成为一颗“定时炸弹”而爆炸!到那时受伤的恐怕不只是我自己了!受伤的程度也远非现在所想象的。
突然,我想起来有一个老师曾经在办公室里说,有一个班主任就是因为管的学生口服心不服,到临毕业的时候乘老师不备,猛然袭击了老师的面部。又想起来不知道是谁说的一句话:“要把孩子当人看”。又记起来“没有爱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
唉!毕业这么些年了,我把学生当人看了吗?我对学生的教育有爱吗?我关心学生了吗?
我突然意识到,这么多年来一直在做的几乎都是在当着“警察”,都是在“伤害着学生”,都是在……反过来,学生一直在忍受着我的冷面孔,一直在承受着心理上的压抑,一直在忍让着我这个“统治者”。
这时候我想起来正在读的《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里面诸多的成功教育案例,想起来时下正在读着的教育在线上那么多榜样教师、班主任成功的教育叙事。心里觉得实在是汗颜,确实感觉很对不起这群学生。自觉没有把所读所学真正用到实际教育中。
看来这群学生是真的对我好、对班级好、对班里的同学好,是真的很“慈悲”。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有了错误,只要认识到了和敢于承认,能够面对错误勇敢地、当机立断地改正错误、以后不再犯这种错误,这是一种决心,也是一种良知,更是一种智慧,也许就是佛教中的“真忏悔”。
这天晚上我想了很久,最后草拟了我的《军令状》,决定第二天上课时(1)向学生认错、道歉。(2)宣布我的《军令状》。
《军令状》如下:
1、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做到,全体同学监督;
2、每天面带笑容迎接每位同学,不打骂、歧视、挖苦、讽刺任何一个同学;
3、处理问题和对待同学心平气和,公平公正;
4、班里设立《班级日志》,每天由一名班干部代表全班同学,记录对老师的不满意,任何一个同学都可以直接向老师提意见。
第二天的课上,当面对那么多同学承认错误时,不知怎么地(也许良心发现吧),我的眼泪再也不听话地哗哗流出来了。班长喝着起立,全班同学都唰地站起来,一个个向我敬礼;当我向全班宣布了我的“军令状”时,全班立刻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时间长达一分多钟。
一生当中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一幕。
我是这么说的,以后也是这么做的。学生的“十八条建议”就是我的“十八条罪状”,就是一面镜子在显示着我的功过和对错。就是这“十八条罪状”改变了我的教育生涯。
我很庆幸遇到了这群很“慈悲”的学生,很庆幸我遇到了新教育。是这群学生的“十八条罪状”让我猛醒,是新教育,让我重新塑造自我,让我找回自己;是新教育把我从迷茫中脱离出来,把我从泥潭里解救出来;是新教育拨正了我人生教育的航向,开启了幸福完整的教育人生。
后来,虽然偶尔有时候学生还给我提建议,但性质几乎都与以前不一样了。例如有一天学生王庆给我提出了“上班时领导也不应该给老师打电话”的建议。还有一次,学生高明给我提出了“老师,也应该给你在班里过生日”(每个同学的生日那天,班里都要给送诗庆贺)。再往后,《班级日志》上记录内容几乎一片空白。当我问学生为什么没有记录时,学生回答令我沉思良久:“老师,现在我们想从您身上找出一点缺点简直比登天还难。我们班全体同学对您崇拜得五体投地了。我们在您的班里学习太幸运、太幸福了”。
因为有了新生,所以当本来想批评一个同学时,我会换位思考。该批评的也不批评,而是换一种方式。例如,班里举办“庆国庆书法展”,韩阳的字写得太大而满了格。我跟他开玩笑地说:“韩阳呀,你的字需要减肥了”。韩阳听后立即回答:“是的,老师,坚决减肥”。引起了班里一阵善意的笑声。教的另一个班里的图书管理员,因为上交“读书带动工程”文学社成员不及时,我一时着急,本想让那个班的班主任撤换掉,但是我立刻想到不能那样草率地冲动下决定,当即我换位思考:也可能这个图书管理员有别的原因呢。于是我找来详细地询问了一番。值得庆幸地是,我是正确的,这个图书管理员很负责,宣传也很好,只是班里同学的的原因没有及时上交。
几年来,我一直按照新教育的理念坚持着、实践着既教书又育人。相信在新教育的路上不再会有那些不堪回首的“十八条”。我会“相信种子,相信岁月”,与学生一起“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做真新教育,真做新教育,朝着明亮那方前行。
作者简介:梁作德:大学毕业,中学高级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