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用“三心”育人

【作者】 郑 军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粽粑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教育就是爱,管理更需要爱的情感,加强班级育人环境建设,需要班主任的爱心、细心和耐心,让学生沐浴爱的阳光,幸福成长。
  关键词:班务工作  爱心  细心  耐心  育人
  班务工作是师生双边努力方可顺利完成的一项复杂劳动,是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内外教育教学工作途径之首。培育学生良好的道德规范,树立远大理想和培养坚忍不拔、勇于进取的精神,调整学生前进的指针,则需要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辛勤劳动和艰辛付出。
  就多年班主任工作的经验,我个人认为有必要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是爱心动其心。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根植于爱”,一位著名的外国教育家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没有了爱就没有教育”说法,班主任必须懂得“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的道理,班主任的爱是博大的、精深的,要像阳光一样,洒向每个学生的心灵。喜爱优等生,歧视后进生,是班主任狭隘教育观的表现。西方有一位哲人曾说:一个人,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我们不妨借过来说:一个班主任爱优等生是人;爱后进生是神。当然,对后进生的教育要付出更多的劳动,但是,只要班主任拿出真诚的爱心,就会发现,后进生也有许多可爱之处,也有许多闪光点,不失时机地进行教育指导,就能促使他们不断进步。我班有一个叫张兴的学生,是外班降下来的,在原班非常调皮,打架斗殴逃课旷课是常有的事,甚至用弹弓打班主任,老师为此伤透了脑筋,出于某种原因,我把张兴收下了,与之交流了解其家庭状况和学习习惯,指明过去不受老师和同学欢迎的原因,以用爱去引导。张兴对其家长说:“我的班主任非常关心我,爱护我,并且把我选为劳动委员……几乎是关怀备至,而且老师老师教学很认真,我在这个班级觉得很充实,很幸福,我要改变我自己,绝不辜负郑老师的期望,不给郑老师脸上抹黑,让老师和同学看到真正的我,一个学期下来,张兴在期末测试中,获得三等奖。张兴留着泪说:“郑老师,谢谢您。没有您,我不知道现在在哪里流浪。”
  其次是细心观其行。“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幼小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更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作为一名普通的班主任,我对这位教育家深切的言语总是时常回味,并深深地感受到班主任工作,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中,可以归结为二个字:细心。宛如“随风潜入,润物细无声”。细心是一个班主任全面了解学生的重要条件,初中学生来自四面八方几个乡镇,他们的行为习惯、学习方法、思想意识有特别大的差异,他们在新组成一个班集体中时常会反映出来,有马虎的、骄傲的、胆小的、调皮的。作为班主任就有必要全面了解学生的特点,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细心观察,及时导向。我班有位同学叫毛松,他生性聪明而好强,喜欢打篮球,成绩中等,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只有婆婆在家照顾他的生活起居,属于典型的留守学生。性行顽劣,我行我素,常和一些思想品德差的不爱学习的同学在一起,养成了抽烟,喝酒甚至逃课的不良习惯,经过我的细心观察和深入了解后,我首先在班会课上给同学们讲清什么样的人才算是朋友,怎样的人是拉帮结派,是团伙,让他们进行对照,明确自己的“朋友”是不是值得肝胆相照的。然后,课下,我又找他来谈心,把一些学生的所谓“朋友”反面情况告诉给他,侧面而委婉教育了他,帮助他远离了这些人。现在担任班上的纪律委员,把班上的纪律管得很好,是全校纪律最好的班之一。可见,班主任的细心是洞察学生思想行为的航灯,是班级常规工作的钥匙,是班主任工作的关键。
  再次是耐心去其瑕。对于屡犯错误、常犯错误的学生来说,教师的爱一定要有耐心,因为这些学生常常是基本行为习惯不良,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改正起来必定需要时间和过程,绝不能像包公审案那样语言犀利、对簿公堂,然后拍板定罪。教师特别要注意在态度上坚持耐心耐烦;在语言上讲究严宽结合。这样方可使学生容易接受,进而逐步改正错误。班主任要扮演良师益友的角色。因而,在班主任工作中,必须淡化教育者的角色痕迹,与学生平等对话。建立朋友般的师生关系,做到师生之间的相互愉悦,耐心诱导,正反教育能使有错误的学生改正其缺点,树立信心,从而迎头赶上班级德才兼备的学生。我班有个学生叫张果,他成绩一般,进初中后他常与班上几个同学整天玩耍,有时不到校,经常在外喝酒抽烟上网,到校外赌博,我了解到情况进行思想教育,开始时他有很大的抵触情绪,根本不听我的教育,并且说:“我父母都认为我无药可救,你管我做啥呢?”交流中,了解他父母离异对他的打击很大,并且后母不喜欢他……我就以父亲的角色耐心地关心他,帮助他打开心结,帮他改正错误,终于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来他改变了原来的坏毛病,努力学习考上了重高。
  我深信,没有真诚的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教师的爱心、细心、耐心是打开学生心灵窗户的钥匙,是沟通师生之间感情的纽带,它可以调节师生之间的关系。班主任的工作千头万绪,它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学不完,掏不尽,但我深信,只要自己多花一点心血,多献出一份爱心、多一点细心、耐心,你就会有收获的。
  参考文献:
  【1】卢昌梅,怎样让“问题学生”的心灵沐浴爱的阳光[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7.1。
  【2】周丽梅,新时期提高班主任素质的几点尝试[A].新世纪、新思考[C].1999年。
  【3】陈辉梅,论班主任是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