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如何向小学数学生活化迈进

【作者】 益西桌嘎

【机构】 西藏日喀则地区昂仁县秋窝乡第一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一直以来,数学课程改革都非常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强调“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从教学实际出发,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中去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使学生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实现数学素养的发展。如何使数学教学生活化?
  一、数学教学情境生活化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情境化的,是它被应用于其中的活动背景和文化的产物,学习就是学习者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经验去同化和顺应新知识从而建构新知识的意义建构过程。所以,教师应努力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使教学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使课堂充满生活气息,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数学知识。
  创设生活场景、体验情境。虽然教材的内容来源于生活,但生动内容被列入教材后就成了抽象的概念。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创造性地利用教材,使之能还原于现实生活,将教学与生活融合,展现“生活场景”,就可帮助学生学好数学。在教学中,可能有些问题在课堂中不能真实展现,但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经历,教师可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材料,用问题情境模拟出来,让学生去体验。
  二、数学教学方法生活化
  数学教学方法生活化是数学教学生活化的一个关键。
  1、运用生活化语言教学。
  课堂中,师生的交往主要是通过言语交流。对于一堂课效率的高低,往往取决于教师将抽象化的数学让学生形象地去理解和掌握的好坏。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倾向,在不影响知识的前提下,对数学语言进行加工、修饰,使其通俗易懂、富有情趣。
  2、运用生活化游戏教学。
  学生喜欢做游戏,通过游戏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多感官,吸引学生积极主动、愉悦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会使教学事半功倍。把数学知识“蕴藏”在生活常见的游戏中,无疑是让学生乐学、爱学的最佳途径。
  三、数学教学运用生活化
  作为教师要避免从概念到概念、从书本到书本,变数学练习的“机械演练”为“生活应用”。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在生活中用数学,增强学生对数学价值的体验,强化应用数学的意识。
  1、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问题。
  生活是数学的宝库,生活中随处都可以找到数学的原型。经常让学生联系生活学数学,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问题,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的意识。
  2、用数学方法研究生活问题。
  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包含着数学知识。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方法研究问题,不仅使学生感受成功和自身价值的存在,而且可绽放绚丽的创造之花,让学生真正由“读书虫”向社会实用型人才发展。
  3、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通过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不断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