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让“现代教育技术”走进小学数学课堂

【作者】 丁 勇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中和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要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切实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以其不可阻挡之势入驻课堂,成为教师实现这一切目标的首选工具。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育技术  运用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现代教学手段的不断提高,现代教育技术以不可阻挡之势入驻课堂。以多媒体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是集语言、图像、动画、视听技术于一体的教学媒体,正是这独有教学优势,能化解传统教学中无法解决的教学难题。只要我们能恰当地选用这种技术,把握好演示时间,就能将枯燥的数理演算、单调的推理归纳将变得生动有趣,而且能更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效率。下面,我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谈谈多媒体技术走进课堂的独特作用。
  一、充分运用现有网络资源为学生学习提供帮助
  针对小学生活泼好动、有意注意时间短特点,他们喜欢多变、宽松的的教学环境,而在安静教室里,思想容易开小差,教学效果往往不理想。而多媒体通过声、像、动画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以其新颖性、艺术性吸引学生注意力,为学生创设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教学情境,能不断给学生以新的刺激,使学生的大脑始终保持兴奋状态,既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又能增强学习兴趣。如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周长时,为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学习环境,激发他们自主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我运用网络资源为学生学习提供帮助,先出示图,两只蜗牛分别从三角形、四边形的A、B点出发爬行,速度一样快,问谁先回到起点。学生迫不及待地议论开了:有的说甲先回到起点,有的说乙先回到起点,有的学生则提出疑问:“它们各走的路有多长还不知道,不能判断谁先回到起点?”教师肯定了学生的质疑后,提问:“两只蜗牛走的路程分别指的哪部分?”从而自然的导出了周长的教学。这种新颖有趣的导入,唤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活了思维。
  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源于所接受的信息,信息的传递方式适合学生的口味,学生兴趣就浓,就容易接受。因此,作为教师就要很好地把握多媒体及网络信息资源这个教学工具,最大限度的为学生传递更容易接受的信息,使学生学习潜能得到更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动态呈现,降低教学难度 
  小学生由于知识有限,缺乏生活经验,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模式,决定了他们只能根据事物的外部特征进行概括和作出判断。而数学是抽象的,数学中的概念更给他们带来了学习难度。这就需要教师化难解难,降低教学难度,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而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特别是它能将知识通过不同方式呈现,如图像、文本、声音、动画等,这样,既能拓展学习方式,又能形象地呈现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化抽象为直观,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从而促进学生意义建构。如“线段、射线、直线”的教学,我们可以先在屏幕上显示一组图形,让学生辩认直线和线段,然后,将线段向右边似光线射出一样地匀速延伸形成射线,使学生看后悟出射线是怎么形成的。通过这种动态呈现的方式,把复杂信息分解为简单的连续信息,这样就形象地展示了射线的形成,降低了教学难度。
  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交互性能,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个性发展。在课堂教学中,要使每个学生都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单凭板书、讲解、操作的方式是很难实现的。多媒体以其速度快、储存量大、易操作等优点,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能给教学最优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特别是人机互动,可以跨时空跨地域的创设问题情境,激励学生积极地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既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还能让学生体验学习乐趣。现代教育技术强大的认知工具,能把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一步一步演示出来,不仅降低了知识的难度,还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理,使学生乐于接受。多媒体的使用使练习形式更加多样化,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及时的反馈、矫正。多媒体的交互性能还可以提供各种丰富多采、生动活泼、容量大、反应快的反馈信息。多媒体可以实现对学生课堂联系的及时反馈,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灵活运用知识,课堂练习是加强对知识的巩固和运用的最好方式。
  四、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把数学的现实情景和虚拟情景融会贯通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小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较差,没有空间观念,加之刚接触立体图形,理解起来非常有难度。而运用现代媒体手段,呈现现实生活的立体图形,如火柴盒、粉笔盒、砖块等,就能丰富学生头脑表象,引发联想,启发思维,促进理解。这种就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把数学的现实情景和虚拟情景融会贯通,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启迪学生进行全方位、立体的思维,展开想象的翅膀。例如,在复习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面积计算时,我先出示这三个基本图形,要求学生想象如果把梯形的上底变成与下底同样长,这时变成什么图形?与梯形有什么关系?如果把梯形上底缩短为0,这时又变成了什么图形?与梯形有什么关系?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想象、讨论的时间后,让学生观看课件加以验证。这样拓展了学生思维的空间,培养了学生想象思维能力。在复习“立体图形形成”时,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想象不出所得的旋转体是什么,直观教具演示也很难帮助学生形成具体的表象,解答起来比较困难。这时多媒体课件便发挥它的优势,通过Flash动画演示 ,显现出长方形旋转时的轨迹,从而启动学生思维的闸门,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使学生迅速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
  总之,现代教育技术是一种新型教学手段,能给数学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是教师实现提升教学有效性,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目标的首选工具。但也需要我们注意,一定要把它定位辅助地位,越过此界就变成“机灌”课堂,教师成“鼠奴”,学生成“看客”了。所以,我们要合理使用,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在关键处发挥作用。这就是我对现代教育技术走进课堂的实践心得。
  参考文献:
  [1]吴瑰,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11。
  [2]刘崇军,《对多媒体教学的一些探索与思考》,四川信息技术教育,2002.6。
  [3]张永富,《浅议多媒体辅助教学之长短》,《全国教育教学论文塈教案选萃》,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