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英语作业设计
【作者】 王 霞
【机构】 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第六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新课标强调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的能力不同,兴趣不同,基础不一,学习习惯也不一样,小学英语教学如何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通过不同程度的作业练习,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获得提高,享受成功?经过尝试,我们认为提供多样性的作业,学生自主选择,无疑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举措。
关键词:开放性 宽松 个性
小学英语多样性作业的设计要体现不同的层次,有的偏重于对知识的理解和灵活创新运用;有的偏重于简单的替换操练;还有的需要学生抄写,进行夯实基础知识的掌握练习等。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不同的作业时,要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评价自己,教会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的形式、内容和数量,从而完成学习任务以及实现个人可以达到的学习目标。多样化的作业应突出吸引学生的宗旨,但也要具有科学合理的存在价值,以下是开放性多样化作业的一般特质及其运用举例。
一、小学英语开放性作业模式
(一)“发现”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生活中的英语,比如,大写的字母M是知名快餐店Mcdonald's的商标代码;Personal Computer简写为PC;我们通常说到的飞碟或不明飞行物UFO就是Unidentified Flying Object的缩写等,利用课堂上几分钟时间,让学生介绍其他同学,鼓励学生做生活、学习的有心人,从身边的事物学起,使英语学习生活化。
在教室黑板或板报的一角,每周由两个学生轮流给大家写出自己发现的身边英语,课堂上介绍给大家,带领同学读一读。
(二)“绘画”
大多数学生喜欢画画,他们手中的画笔可以表达他们心中的奇思妙想、喜怒哀乐,利用这一特性,根据课文内容,适时地让学生完成一些绘画作业,并要求他们试着用英语将其中的内容或思路用英语表达出来。还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的语言知识内容或相关主题,自己制作完成英语手抄报,锻炼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此过程中还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启发创新思维和展示个性风采。
(三)“演说”
“演”──小学生很喜欢课文中的小故事,情景对话等,每每听到这样的录音,他们大都会情不自禁地模仿录音中的语气语调,有的还会加上表情和动作。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的小故事,或将课文改编成小故事,更可以鼓励学生自己改编、创造“剧本”,然后放手让学生自由组合,在充分理解“剧本”的基础上亲自表演。学生在承担角色扮演的讨论过程中,会综合考虑、评价自己和他人在语言、表演、组织等方面的能力,从而进行合理的分工。这样不但使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有话可说,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培养团队精神,逐渐学会正确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学会与人合作,学会善待他人。
“说”──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能力的不同,不仅反映在检测成绩或书面的作业中,英语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是反映英语语言能力强弱的一项重要指标,尤其是在小学英语的学习过程中更为突出。这也正是在英语教学中提倡“听说为主,读写跟上”的理由之一。
(四)演唱
爱唱爱跳是学生的天性,教师可以根据歌曲的调改编新歌或填入学过的单词、句型、对话等,让学生大声地演唱,同时配上自己喜欢的动作。学生在演唱和活动中自然而然地学会、理解、掌握并应用所学的语言知识。
时下,很多流行歌星都时兴翻唱别人或别国的歌曲,我们的学生也可以做到。二年级的学生将“两只老虎”改编为英文版,五年级的学生能合唱“Lemon Tree”的中英文版歌曲。
(五)查阅
网络信息化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资源,同样也要求学生具备根据自己的需求快速查找、筛选、运用有用信息资源的能力。这样,课外知识的拓展可以得到有效保证,课内知识也得到了灵活的运用。我要求学生收集来的各种资料,在交给教师之前要对资料进行浏览批注,找出自己认为最有用的信息或新学到的语言点等。这些资料并不仅仅是个人的作业,还应该成为其他同学和教师的共享资源或可阅读材料。班里的图书角有一个小小的“资料库”,这里陈列的是学生的查阅资料作业,每次课堂内容讲完之后,有问题的学生可以向教师或同学求教,解决了问题的同学可以翻阅“资料库”中的资料。
(六)阅读
英语是语言的学习,语言的学习过程也是不断积累的过程,通过大量广泛的阅读,可以开阔学生英语阅读视野,增加词汇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形成一定的阅读策略和写作能力,更可以帮助学生直接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阅读的书籍或报刊。阅读之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和需要,选择摘录单词、句子,有的学生还可以用简短的英语概括文中的主要内容,用英语简单表达自己的读后感想。另外,我还要求学生定期向全班其他同学推荐一本好书,或是展示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收获。有的学生将这样的收获写成卡片、小彩报或书签,还给他们起了一个很有趣的名字“English Sandwiches”。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同一篇文章,不同的人可以从不同的视角看到不同的内涵,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也同样会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或让自己学习提高的“点”。将这些不同的点连接起来就可以形成不同的“曲线”,从而组成不同的“图案”。多样性作业的设计原则是不束缚和限制学生,让学生根据各自不同的生活感受、经验和需要进行选择,促进他们个性的健康发展。
二、宽容地评价学生作业,凸显个性
人的个性是有差异的,每个学生的知识积累和学习能力各不相同,不能强迫他们在某一时间内都学会要求的学习内容,更不能用同一尺度衡量所有的学生。爱因斯坦说过,教育应该让学生将提(下转第35页)(上接第21页)供的东西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来承担。为什么学生会认为英语作业不容易完成,甚至不愿意完成,除了英语作业本身的特殊性和学生所处大环境的形势所迫等因素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的心理排斥或心理障碍。他们把英语作业当成了一项不小的负担。如何帮助学生消除这样的心理,让他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都得到提高,获得应有的成就感,把英语作业的“要我做”变为“我要做”?笔者认为我们在设计和布置作业的时候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一)层次性原则
作业的设计要尽量面向各层次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其最近发展区,设计不同层次的弹性作业,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作业的内容也应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犹如攀登一般拾级而上。学生经过适当的努力而获得成功,品尝到其中的乐趣,激发其完成作业的兴趣。
(二)灵活性原则
避免呆板、单一的作业形式。因为作业类型、形式灵活多样,能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动起来。有时不唯一的开放性答案,反而可以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和创造性。
(三)预见性原则
在布置作业之前,要预见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或提示,避免不必要的错误。
(四)复现性原则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 Ebbinghaus)的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对所学的知识应该赶在遗忘以前迅速地、及时地进行巩固、复习、重现和运用,才能更好地强化记忆的效果。在巩固新知识时,有机地融合旧知识,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既可帮助学生巩固已学语言材料,又可加快学习新知识的速度,大大提高学习效果。
(五)独立性原则
教师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供给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通过自己的思考而解决学习难题的体验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大的快乐。事实证明,往往这样的快乐会一直激励学生,提高学习的主动性,避免产生惰性心理,培养自学能力。
有了相对宽松的作业评价准则,学生也就能以较为自然的态度完成作业,在这种状态下,作业已经不再是学生的负担,而是他们展现个人才华的小舞台。英语基础水平较高的学生除了完成教师规定的作业之外,还愿意摘抄英语小短文、改编小故事或写英文日记;英语基础较弱的学生,有些除了非常认真地完成规定作业外,还发挥自己美术方面的天赋,根据作业内容将作业页面设计装饰得缤纷多彩,为教师减轻了因批改作业而产生的疲劳。不拘一格的作业形式,宽松而有鼓励性的评价,使学生在积极地完成作业的同时,充分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和自我个性,自然也就让他们从内心喜欢完成英语作业。
作者简介:王霞 (1981.2-- ),女(汉族),陕西省神木县人,陕西师范大学英语专业本科毕业,二级教师,2002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教于陕西省神木县第六小学,主要从事小学英语教学和研究工作。
关键词:开放性 宽松 个性
小学英语多样性作业的设计要体现不同的层次,有的偏重于对知识的理解和灵活创新运用;有的偏重于简单的替换操练;还有的需要学生抄写,进行夯实基础知识的掌握练习等。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不同的作业时,要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评价自己,教会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的形式、内容和数量,从而完成学习任务以及实现个人可以达到的学习目标。多样化的作业应突出吸引学生的宗旨,但也要具有科学合理的存在价值,以下是开放性多样化作业的一般特质及其运用举例。
一、小学英语开放性作业模式
(一)“发现”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生活中的英语,比如,大写的字母M是知名快餐店Mcdonald's的商标代码;Personal Computer简写为PC;我们通常说到的飞碟或不明飞行物UFO就是Unidentified Flying Object的缩写等,利用课堂上几分钟时间,让学生介绍其他同学,鼓励学生做生活、学习的有心人,从身边的事物学起,使英语学习生活化。
在教室黑板或板报的一角,每周由两个学生轮流给大家写出自己发现的身边英语,课堂上介绍给大家,带领同学读一读。
(二)“绘画”
大多数学生喜欢画画,他们手中的画笔可以表达他们心中的奇思妙想、喜怒哀乐,利用这一特性,根据课文内容,适时地让学生完成一些绘画作业,并要求他们试着用英语将其中的内容或思路用英语表达出来。还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的语言知识内容或相关主题,自己制作完成英语手抄报,锻炼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此过程中还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启发创新思维和展示个性风采。
(三)“演说”
“演”──小学生很喜欢课文中的小故事,情景对话等,每每听到这样的录音,他们大都会情不自禁地模仿录音中的语气语调,有的还会加上表情和动作。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的小故事,或将课文改编成小故事,更可以鼓励学生自己改编、创造“剧本”,然后放手让学生自由组合,在充分理解“剧本”的基础上亲自表演。学生在承担角色扮演的讨论过程中,会综合考虑、评价自己和他人在语言、表演、组织等方面的能力,从而进行合理的分工。这样不但使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有话可说,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培养团队精神,逐渐学会正确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学会与人合作,学会善待他人。
“说”──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能力的不同,不仅反映在检测成绩或书面的作业中,英语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是反映英语语言能力强弱的一项重要指标,尤其是在小学英语的学习过程中更为突出。这也正是在英语教学中提倡“听说为主,读写跟上”的理由之一。
(四)演唱
爱唱爱跳是学生的天性,教师可以根据歌曲的调改编新歌或填入学过的单词、句型、对话等,让学生大声地演唱,同时配上自己喜欢的动作。学生在演唱和活动中自然而然地学会、理解、掌握并应用所学的语言知识。
时下,很多流行歌星都时兴翻唱别人或别国的歌曲,我们的学生也可以做到。二年级的学生将“两只老虎”改编为英文版,五年级的学生能合唱“Lemon Tree”的中英文版歌曲。
(五)查阅
网络信息化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资源,同样也要求学生具备根据自己的需求快速查找、筛选、运用有用信息资源的能力。这样,课外知识的拓展可以得到有效保证,课内知识也得到了灵活的运用。我要求学生收集来的各种资料,在交给教师之前要对资料进行浏览批注,找出自己认为最有用的信息或新学到的语言点等。这些资料并不仅仅是个人的作业,还应该成为其他同学和教师的共享资源或可阅读材料。班里的图书角有一个小小的“资料库”,这里陈列的是学生的查阅资料作业,每次课堂内容讲完之后,有问题的学生可以向教师或同学求教,解决了问题的同学可以翻阅“资料库”中的资料。
(六)阅读
英语是语言的学习,语言的学习过程也是不断积累的过程,通过大量广泛的阅读,可以开阔学生英语阅读视野,增加词汇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形成一定的阅读策略和写作能力,更可以帮助学生直接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阅读的书籍或报刊。阅读之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和需要,选择摘录单词、句子,有的学生还可以用简短的英语概括文中的主要内容,用英语简单表达自己的读后感想。另外,我还要求学生定期向全班其他同学推荐一本好书,或是展示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收获。有的学生将这样的收获写成卡片、小彩报或书签,还给他们起了一个很有趣的名字“English Sandwiches”。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同一篇文章,不同的人可以从不同的视角看到不同的内涵,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也同样会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或让自己学习提高的“点”。将这些不同的点连接起来就可以形成不同的“曲线”,从而组成不同的“图案”。多样性作业的设计原则是不束缚和限制学生,让学生根据各自不同的生活感受、经验和需要进行选择,促进他们个性的健康发展。
二、宽容地评价学生作业,凸显个性
人的个性是有差异的,每个学生的知识积累和学习能力各不相同,不能强迫他们在某一时间内都学会要求的学习内容,更不能用同一尺度衡量所有的学生。爱因斯坦说过,教育应该让学生将提(下转第35页)(上接第21页)供的东西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来承担。为什么学生会认为英语作业不容易完成,甚至不愿意完成,除了英语作业本身的特殊性和学生所处大环境的形势所迫等因素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的心理排斥或心理障碍。他们把英语作业当成了一项不小的负担。如何帮助学生消除这样的心理,让他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都得到提高,获得应有的成就感,把英语作业的“要我做”变为“我要做”?笔者认为我们在设计和布置作业的时候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一)层次性原则
作业的设计要尽量面向各层次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其最近发展区,设计不同层次的弹性作业,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作业的内容也应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犹如攀登一般拾级而上。学生经过适当的努力而获得成功,品尝到其中的乐趣,激发其完成作业的兴趣。
(二)灵活性原则
避免呆板、单一的作业形式。因为作业类型、形式灵活多样,能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动起来。有时不唯一的开放性答案,反而可以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和创造性。
(三)预见性原则
在布置作业之前,要预见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或提示,避免不必要的错误。
(四)复现性原则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 Ebbinghaus)的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对所学的知识应该赶在遗忘以前迅速地、及时地进行巩固、复习、重现和运用,才能更好地强化记忆的效果。在巩固新知识时,有机地融合旧知识,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既可帮助学生巩固已学语言材料,又可加快学习新知识的速度,大大提高学习效果。
(五)独立性原则
教师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供给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通过自己的思考而解决学习难题的体验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大的快乐。事实证明,往往这样的快乐会一直激励学生,提高学习的主动性,避免产生惰性心理,培养自学能力。
有了相对宽松的作业评价准则,学生也就能以较为自然的态度完成作业,在这种状态下,作业已经不再是学生的负担,而是他们展现个人才华的小舞台。英语基础水平较高的学生除了完成教师规定的作业之外,还愿意摘抄英语小短文、改编小故事或写英文日记;英语基础较弱的学生,有些除了非常认真地完成规定作业外,还发挥自己美术方面的天赋,根据作业内容将作业页面设计装饰得缤纷多彩,为教师减轻了因批改作业而产生的疲劳。不拘一格的作业形式,宽松而有鼓励性的评价,使学生在积极地完成作业的同时,充分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和自我个性,自然也就让他们从内心喜欢完成英语作业。
作者简介:王霞 (1981.2-- ),女(汉族),陕西省神木县人,陕西师范大学英语专业本科毕业,二级教师,2002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教于陕西省神木县第六小学,主要从事小学英语教学和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