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用温和的德育方式促学生健康成长
【作者】 唐文飞
【机构】 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胜利镇中心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反思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我们往往是抱守着狭隘的课堂教育观,将施教的场所仅仅局限于教室,把课堂教学简单片面地理解为教育行为的全部,学校教育呈现出一种说教式的、十分明显的封闭化趋势,而且权威式的德育教育更是以自己的想法来代替孩子的想法,强调孩子绝对的服从,极易造成孩子缺乏自主性、无法融入周围环境。同时,求学之路像一场战争。竞争的激烈性,使广大家长用言语和行动迫使教师很自然地将孩子的考试成绩放到头等地位,全社会形成了一种重智轻德体,重知识轻能力的怪圈。社会在变革,知识在更新,新的时代要求孩子培养成为人格健全,心理健康,思维敏捷,创意巧妙的人。基于此,现在的德育对教师来说,是一场无可避免的挑战。我们该如何面对?在实际工作中,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 宽容学生的错误。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呢,每一个人都会犯错误,对小学生来说,更是这样。低年级学生最害怕教师大声地批评他们,会极大地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他们下次不敢再跟老师进行交流了。循循善诱地启发他们,让他们慢慢理解其中的道理很重要。从内容上讲就是以美好的、进步的人和事为主要教育内容 ,从正面讲清道理 ,坚持以表扬为主 ,启发诱导说服教育。要从关心,爱护出发 ,抚慰他们稚嫩的心灵 ,不给他们增添痛苦 ,不去触动他们心灵的创伤。因此,每次学生犯错误时,我对他们都很宽容,我觉得只要他们能够改正错误,就是好学生。然而,宽容并不意味对他们放纵,改正错误之后还是要对他们从严要求,作到防微杜绝。从源头上教育他们,制止他们犯错误。尊重学生的本性,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去看待事情、思考问题,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把准学生需要的脉搏对症下药。通过心灵的沟通和情感的交流,真正走近学生、关心学生最终引导学生理智处理各种喜、怒、哀、乐,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二、对待学生要有耐心。
教育学生是一个特别复杂的工作,要求我们教师不仅要有知识,同时,对待学生还要有一定的耐心,尤其是学生犯错误时,我们教师不能够只是一味的批评指责,而要找到其错误的根源,然后耐心进行教育转化,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然后主动改正。耐心教育,以表扬为主。爱听表扬是儿童心理特点,表扬运用得恰当,学生的积极因素就会像原子裂变一样发生连锁反应。例如:上课了,大部分同学在吵嚷,没有做好上课准备,如果泛泛批评,收效甚微,如果点名批评,别人往往幸灾乐祸;倘若从乱哄哄中找个坐得好,不说话,书本都准备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其他学生便会仿效,秩序井然。关心、理解、尊重、信任是增强师生之间情感的纽带,沟通师生间心灵的桥梁,构筑良好师生关系的保证。在教学中,教师要独具慧眼,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将真情、真爱、真心融入教学过程中,发现每位学生的优点。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能够从老师的身上感受到他他人的关注、尊重和理解,从而肯定自己、尊重他人、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理解学生,信任学生,给他们多一些关心的话语,多给一些温暖、爱护和帮助。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立足于学生在生活环境、行为习惯和性格发展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努力顺应学生的学习需要,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达到全方位、多层面地发展每个学生优点和特长。
三、身教重于言教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教师,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尤其是小学生,他们的模仿力就更强了,在许多事情上,我觉得身教重于言教。为人师表,爱护和关心学生,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和高尚品德去感化学生,逐步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自己的威信,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尊重。这样,当某个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难题或不顺心的事时,就会想找信赖的人,那就是他的老师——我,一吐为快,指点迷津。每个学生都有其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圈子,有喜、怒、哀、乐,因此,我是从学习和生活的每件实实在在的小事上去理解、去关心,与学生真心实意地融通,这样学生才易于接受、乐于接受。
总之,我认为,要做到这些,也许并不是很难,但确确实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一直努力去做,只有用真诚的心去听,才能倾听到学生心中最真的声音,找到德育的钥匙,走进学生心扉,为学生开启知识和快乐的大门,健康成长。
一、 宽容学生的错误。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呢,每一个人都会犯错误,对小学生来说,更是这样。低年级学生最害怕教师大声地批评他们,会极大地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他们下次不敢再跟老师进行交流了。循循善诱地启发他们,让他们慢慢理解其中的道理很重要。从内容上讲就是以美好的、进步的人和事为主要教育内容 ,从正面讲清道理 ,坚持以表扬为主 ,启发诱导说服教育。要从关心,爱护出发 ,抚慰他们稚嫩的心灵 ,不给他们增添痛苦 ,不去触动他们心灵的创伤。因此,每次学生犯错误时,我对他们都很宽容,我觉得只要他们能够改正错误,就是好学生。然而,宽容并不意味对他们放纵,改正错误之后还是要对他们从严要求,作到防微杜绝。从源头上教育他们,制止他们犯错误。尊重学生的本性,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去看待事情、思考问题,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把准学生需要的脉搏对症下药。通过心灵的沟通和情感的交流,真正走近学生、关心学生最终引导学生理智处理各种喜、怒、哀、乐,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二、对待学生要有耐心。
教育学生是一个特别复杂的工作,要求我们教师不仅要有知识,同时,对待学生还要有一定的耐心,尤其是学生犯错误时,我们教师不能够只是一味的批评指责,而要找到其错误的根源,然后耐心进行教育转化,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然后主动改正。耐心教育,以表扬为主。爱听表扬是儿童心理特点,表扬运用得恰当,学生的积极因素就会像原子裂变一样发生连锁反应。例如:上课了,大部分同学在吵嚷,没有做好上课准备,如果泛泛批评,收效甚微,如果点名批评,别人往往幸灾乐祸;倘若从乱哄哄中找个坐得好,不说话,书本都准备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其他学生便会仿效,秩序井然。关心、理解、尊重、信任是增强师生之间情感的纽带,沟通师生间心灵的桥梁,构筑良好师生关系的保证。在教学中,教师要独具慧眼,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将真情、真爱、真心融入教学过程中,发现每位学生的优点。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能够从老师的身上感受到他他人的关注、尊重和理解,从而肯定自己、尊重他人、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理解学生,信任学生,给他们多一些关心的话语,多给一些温暖、爱护和帮助。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立足于学生在生活环境、行为习惯和性格发展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努力顺应学生的学习需要,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达到全方位、多层面地发展每个学生优点和特长。
三、身教重于言教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教师,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尤其是小学生,他们的模仿力就更强了,在许多事情上,我觉得身教重于言教。为人师表,爱护和关心学生,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和高尚品德去感化学生,逐步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自己的威信,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尊重。这样,当某个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难题或不顺心的事时,就会想找信赖的人,那就是他的老师——我,一吐为快,指点迷津。每个学生都有其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圈子,有喜、怒、哀、乐,因此,我是从学习和生活的每件实实在在的小事上去理解、去关心,与学生真心实意地融通,这样学生才易于接受、乐于接受。
总之,我认为,要做到这些,也许并不是很难,但确确实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一直努力去做,只有用真诚的心去听,才能倾听到学生心中最真的声音,找到德育的钥匙,走进学生心扉,为学生开启知识和快乐的大门,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