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谈英语教学中听力的培养

【作者】 石金风

【机构】 新疆巴州第二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听是学习一切语言的开端,是人们语言交流能力的主要方面,是英语学习的最重要的手段。在英语学习的四项基本技能中,听的技能位于首位,而英语听力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有计划地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并力求促进全面技能的全面。于是,如何有针对性、有实效地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便成了英语教学中师生共同探讨和研究的课题。学生听力的提高在整个英语学习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一大难点。应从语言环境、朗读训练、听音意识等方面入手提高学生听力。
  关键词:视听结合  听说结合  听写结合 
  一直以来,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通过外语获取消息的能力,在听,说,读,写这四项基本技能中,以听力作为获取消息最重要,最初始的环节。但在初中阶段,却有不少学生英语听力水平偏低,无论是在听力课中,或是在听力测试中,都是反应平平,而且收效甚微。如何提高英语学习中的听力水平呢?下面,谈谈在提高听力方面的点滴体会。
  一、创设情景,激发听的欲望
  初中英语听力的培养宜视听结合,培养利用情景获取信息的能力。这里的视听结合是指利用实物、图片、简笔画,教师的动作、表情、投影等直观手段来创设情境,模拟情景。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提高理解和强化刺激,加深记忆。而不是边看文字材料边听,因为这种视听结合会助长听觉对书面文字的依赖,也不符合听的真实性。比如,在教授新知识点时,应遵循听——说——读——写的规律。首先应强调合书静听,不见文字,在一些情景(如课文图片)提示下,独立地听懂内容,再Open your book. 检查你的听力效果如何。在教授一些新单词时,教师可以不直接告诉其发音、词义,而把它放在一些问答里,或一些短小的句子里介绍。如教“egg”教师可先“自言自语”:What‘s this?It’s an egg. Is this your egg?Yes,it‘s my egg. My egg is big.... 然后提问What’s this in English?要求学生回答。学生可以脱口而出,而且因为是“听”来的,感到特别有新鲜感,记得也特别牢。通过创设一定的情景来呈现对话内容,既真实又生动,对学生理解和掌握对话有很大的帮助。在新授完一篇课文后,可要求学生来对它进行分角色表演,或者让他们自己发挥,根据情节需要,组成一段新的对话,并由表演者提出一些问题,要求观看的学生听后来回答。这样,带着目的听,充分调动了他们听的兴趣,有效提高了听力的效率。
  二、加强学生朗读的训练
  朗读与背诵是中华民族学习语文传统行之有效的方法。英语的读和背也是如此。经常朗读可以提高听力水平,可以使我们熟悉词汇的语音形式。在做听力训练时,我们只要一听到这个音就能立刻想到它对应的词义。同时,若能在朗读时处理好连读、失爆、缩略、弱音、语句重音、辅音连缀、音变等语音问题,多次反复之后,听觉就对此适应并接受下来,即使是较快的听力材料,也能很快听懂。作为外语教学手段,口语训练是培养语言技能的重要一环,说不但能够促进听力的发展,而且又是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重要方法。朗读和说话训练既可以纠正和强化头脑中音义对应模型的记忆,又可以练习辨音。无论是一个单词,还是一句话。说对、读准和在头脑里建立起正确的音义对应模型是听懂的前提。口头交际由于实用性强,更有利于从中体验语气、语调方面的内涵。
  三、创造条件培养听音意识,提高听音能力
  如今,社会的需求和高考中听力测试的增设,已经引起了学校师生的关注和重视。但是,在这种形势下,很多听力课被上成了听力测试课,基本的模式为:听写→听磁带→回答简单的提问→完成书面练习。这种纯粹的测试课往往使得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情感压抑,反应缓慢,而教学效果并不明显。因此,真正的听力教学不仅需要为学习者提供有益于提高听力水平的有针对性的练习,还必须注重相应的策略训练,以帮助学生“内省”找到听力理解中的困难及其原因,并采取措施适时地对自己进行监察,评估和调节。因此,在听力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信心,意志等情感因素,帮助他们克服对英语听力理解的畏惧心理,在听的过程中保持平和的心态,遇到困难不急躁。其次,有意识得训练,指导学生如何利用他们已经具有的母语听力能力和有效的思维方式,有目的。有选择的获取必要的信息。
  1.视听结合。当今媒体繁荣,英语信息很多。如电视中的新闻报导,VCD中的英语电影,各类光盘中的英文短篇剪辑等各类资料多可以有所选择的进行利用,通过视觉上的信息获取用于辅助对于材料的了解;同时也可以运用简笔画,实物,借助幻灯,投影等直观手段,根据不同的材料内容,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语篇的大意,句子要点和段落重点。
  2.听说结合。听说读写本来就是有机联系的统一体。听中有说,边听边说,一直是在课堂中占主导的。要让学生说得好,前提要让学生听得好。从听入手,先听后说,在组织学生听完录音之后,应该对学生说的训练,当然可以是回答问题,像上面所提到的那个练习,在进行完图片排序后要求描述每副图的大意。这样做不仅扼要地叙述了全文的大意,同时也可以借此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以加深他们对于材料的理解和正确使用。
  3.听写结合。让学生用自己能识别的简单符号或关键词边听边写,对重要的消息进行速记巧记,以延长信息在大脑中的存储时间,这是平常听力课做的最普遍的一种练习。例如:best choice, fill in each blank, true or false, put them in order, tick out the subjects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 大量的书面练习检测的学生的听力效果,而往往学生光喜欢一些选择性的试题,对于填词一类的多数完成的质量不高,其实我们可以尝试策略不变,只改换一下听力材料。接下来是一个keyword的练习,选些熟悉的英文歌曲来做这个填字练习,会让很多人都能成为英语的乐之者。
  总之,英语听力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和反复实践的过程,学生英语听力能力的提高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只有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之下,坚持不懈地反复练习和实践,才能够使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骆志芬《初中听力教学中的几个误区及对策》(《中小学外语教学》2009.4) 
  [2]曹以平 《中学外语教与学》 2000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