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培养学生自主能力 让学生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人

【作者】 高涵香

【机构】 甘肃省天祝县第二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在新课程实施中,我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和数学课程标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会提问”、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三条途径来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关键词:学生  数学课堂教学  自主能力
        数学课堂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阵地,我们每个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这就要求每个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自觉融入改革意识,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从根本上来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运用学法的能力,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对数学课本内容的深层体会,促使其思维能力的发展,为此,我从以下两方面做了尝试。
        一、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会提问。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条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可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何等重要。只有学生对所学知识兴趣浓厚时,他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愿学、爱学、乐学,从而学的活、记得牢、理解得透,这样才会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求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关键,而学习的积极性又是学习动机伴随学习兴趣形成的,并在情感中反映出来,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只有激发学习兴趣,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就需要教师吃透教材,精心设计各个学习目标,巧设悬念,激励学生去自己探究、发现,去领会,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例如:我在教初中《几何》解直角三角形这部分时,提出如下问题:“你能不能不过河就测得河宽呢?你能不能测得我们校园的旗杆有多高呢?你能不能测得校园中的建筑物有多高?”这一系列的问题的提出,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就会带着寻求答案的心情,有目的地去看书,学生们还会根据以上问题提出:如何测得大树的高度?怎样测得电视台铁塔有多高?然后老师再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索,后归纳、总结出测量河宽、旗杆、铁塔等的方法,这样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也学会了提问,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在数学课堂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授之于鱼,不如教之于渔”的教学古训,启示我们掌握了学习方法,实质就是学会了学习,这样我们的数学教学迈进了“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实际教学中,我先放手让学生自己凭借已有的知识去摸索新的知识,探索解题的方法,在探索中得到领悟,当学生对学习方法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时,教师适时加以点拨,帮助学生将实践中领悟到的方法加以巩固,这样,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明显增强,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1、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铺垫性练习“温故而知新”,在主动性学习之前,先让学生作铺垫性练习为接下去的教学作好准备,这种练习紧贴学习的内容,符合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
  如我在教学“不等式”这一节时,我先让学生复习等式及等式的基本性质,再让学生观察分析、思考,利用对比的方法,使学生很自然的利用已学的知识来学习并吸收新知识,去自觉的发现代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以往的由教师教会到学生学会变为由学生会学到学生学会,使学生自主的进行学习。
  2、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解题思路、解题途径,提供学习知识、形成技能、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策略。
  如,我在教学“一元二次方程”一节时,我通过让学生预习、观察、练习、归纳,使学生明白了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有三点:①方程是整式方程。②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二次。③二次项的系数不能为零。接下来,我给出以下方程①x2+1=0;②ax3+x+1=0;③x-1=0;④5x+6y=10;⑤(a2+1)x2+bx+c=0;⑥x3+bx2+3=0;⑦x2+1=x(x-1);⑧2x2-x-1=0,让学生判断它们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于是学生根据以上三点,很容易判断出:①、⑤、⑧是一元二次方程。这样既学到了知识,也形成了技能,还培养了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树立新的学生观,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培养学生自信心,巧妙地引导学生去主动地学习,这样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才会得到培养,学生真正才能学会自觉地学习,才能把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主义发展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