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幼儿园中班数学教育活动的延伸

【作者】 谢莉莉

【机构】 山东兖矿鲁南化工有限公司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幼儿在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中,幼儿在短短几十分钟的教学活动中是很难数学概念的,幼儿需要较多练习与操作的机会,不断与材料和环境互动,以建构相应的数学概念,因此,数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将相关的材料投放到数学活动区,让幼儿进一步操作从而使数学活动取得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 数学教育活动   材料  操作  兴趣 能力 数学活动区
         在幼儿园综合课程的框架内,数学学科有时很难被整理进去,数学教育在学前课程中被弱化,教学内容不足,数学活动区活动在幼儿数学学习中的作用就渐渐凸现。活动区就成了数学教育活动的补充和延伸。那么如何有效的发挥数学活动区活动的教育作用?我们就把教育活动在幼儿自由选择的数学活动区联系起来,在数学活动区内投放与主题活动相关适宜本班幼儿数学能力发展的材料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 中班数学活动区材料的投放依据以下原则。
        ①. 根据中班幼儿数学认识发展的特点与数学教学内容投放材料。
        中班幼儿的数学教育内容是学习10以内数学概念以及空间分类模式与排序等,例如:在让中班幼儿掌握事物的时序时,我们制作了“春”“夏”“秋”“东”四季图卡,以及人体生长过程图卡,打乱顺序投放,让幼儿练习排序。
        ②. 根据中班幼儿社会发展特点,投放合作性材料
        幼儿进去中班以后,规则意识,合作欲望逐渐增加,同伴之间的交流逐渐增多,合作性材料符合中班幼儿社会性发展特点,有利于幼儿共同参与,有利于幼儿规则意识的形成。例如扑克牌需要两个以上的幼儿共同参与。跳棋我们与幼儿一起参与,帮助幼儿掌握材料的玩法。
        ③. 根据活动的需要逐时调整材料
        我们根据主题活动内容投放数学活动区材料幼儿进去中班的第一个活动主题“我长大了”、我们首先从身高的变化上来认识“我长大了”使幼儿发现时间的变化,身高的变化等。我们在数学活动区投放测量身高的尺子和记录身高变化的材料,在主题活动“美丽的秋天”我们在数学区增加了有关水果的材料以及用来拼搭各种美丽的图案的几何图形。在“美丽的秋天”的主题活动中,幼儿需要再几何形状的组合方面有一些操作经验,知道两个半圆可拼成一个圆形,两个相同的三角可拼成一个长方形。那么投放的活动区   材料就应有助于幼儿积累这方面的经验。
        二. 材料和幼儿之间有相互作用关系。
        ①从材料类别上看,中班幼儿偏向于拼图,跳棋,扑克牌类材料,幼儿在数学活动区活动时,选择拼图,跳棋,扑克,三类材料的次数最多,操作时间最长,例如我班有的小朋友非常喜欢拼图类别材料。他尽管多长拼插不成,也不愿意放弃,还有的小朋友已经能够熟练地完成多种几何形状拼图,他们在刚开始时需要对照图纸来拼搭,多次拼搭以后就不看图纸就能拼成图形。
        ②中班幼儿一般倾向于选择操作规则简单是材料。例如:在点卡对应的活动中,幼儿较多选择“1-2”“2-3”“3-4”的数学对应,较少选择“4-5”“5-6”且有些幼儿还没有完全掌握这些游戏规则。 在装运“水果”列车的模式活动中,幼儿需要按照某种排列规序在小车上而装上水果,他们大多选择“苹果,橘子”模式排列同类物品物品,而较少选择苹果,橘子,香蕉模式排列同类物品,因此,中班幼儿使用的游戏材料的操作规则不能太复杂。
        ③在数学教学活动取活动中,男孩更加偏好合作性材料,即扑克牌跳棋材料。我们在早晨自由活动时间里多选发现只有男孩在玩合作性材料,儿女孩更喜欢一个操作材料,如拼图材料,填数类材料等。
        三. 中班幼儿充分利用数学活动区材料方法
        ① 教师以同伴的身份参与活动
        在幼儿活动时,我们以同伴的身材加入,能使幼儿对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幼儿持续活动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同时我们鼓励能力较弱的幼儿合作,共同操作材料,即使能力弱的幼儿得以提高,又使能力强的幼儿如何更好的帮助别人。
        ② 让幼儿自己讲述操作材料的过程
        在组织幼儿活动时,我们队幼儿在操作过程汇总作出合适的评价。我们发现,幼儿非常喜欢自己讲述操作材料的过程。例如“我班某位小朋友用15分钟讲解自己的操作过程这给了他很大的鼓励。后来我们发现他更加喜欢数学活动区了”
        ③ 鼓励家长协助教师组织数学活动区活动
        家长协助有利于我们更好的组织数学活动,我们主动与家长沟通,定期以小报形式告知家长:投放了哪些数学活动区材料,每种材料可以促进幼儿哪方面数学能力发展,每个幼儿在数学活动区活动中的表现如何,家长可以在家里做些什么,来配合教师,这种方法对数学学习有困难的幼儿更有用。有些小朋友在家长的互动下,对学习数学的能力有所提高,从而有效促进数学能力的发展。有的幼儿学习数学困难是由于行为习惯方面的因素造成的。我们请家长在家里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让他能在一段时间内专心做某件事,这种行为习惯一旦形成幼儿就能注意操作数学活动区材料,从而有效促进数学能力发展,有的幼儿数学困难是由对某些数学基本概念理解方面的问题造成的,我们与家长沟通,给家长一些建议,放家长在家里为幼儿提供类似的数学经验,这样能减轻幼儿在数学活动区中因无法完成材料操作任务而产生的挫败感。在此基础上我们再对幼儿取代的点滴进步加以鼓励,这样幼儿对数学活动区活动就越来越有兴趣,从而使数学活动区活动在幼儿数学能力发展而发挥更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