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用“爱”撑起学生的天空

【作者】 王兰芳

【机构】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海之韵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爱之于教育,犹如池塘之于水。”没有水的池塘不能称之为池塘,没有爱的教育同样不能称之为教育。爱能包容一切,也能改变一切。教师只有多与学生交流,关心爱护学生,学生才能把教师当成自己的朋友,从而创造民主宽松、生动活泼的交流氛围,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一、用师爱关心学生,做学生的益友良师
        做学生的益友,就要用师爱去关心、爱护学生,把自己作为普通一员与学生交往。在心理上,教师必须放下所谓的“师道尊严”和“身份”架子,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学生才能认可你,接受你。记得有一次我和我们班的男生玩过加减乘除的游戏,后来有几次学生在玩这个游戏时,都来问我玩不玩?还有女生邀我一起玩跳绳。我感到很高兴,因为学生离我并不遥远。去年三八妇女节我收到了一张特殊的贺卡,它的特殊之处在于这是一个身有残疾(身体罗锅,小学毕业时身高不足一米),即将初中毕业的学生托人带给我的。当时我很纳闷:这么多年了,她怎么还记得三年级教过她的老师呢?原来,她由于身体的原因,不能继续上学了。回忆九年来教过自己的老师,数王老师对她最好,所以送张贺卡表示感谢。她的话对我的心灵是一次震撼,更是一次洗礼。不歧视残疾孩子,关心她,照顾她,鼓励她努力学习、快乐生活,本来就是我应该做的,我只是付出了一点点却获得了如此丰厚的心灵回报……
         二、用宽容善待学生,多给学生几次机会
         “人无完人”,又何况是个才上小学的孩子呢?对于学生的缺点,应该坦然面对,批评的同时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急于求成、缺少耐心是部分老师存在的弊端,孩子的成长是渐进的,不要想象一锨挖个井,一口吃个胖子,要耐心等待孩子的成功。我曾经有一个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各种不遵守纪律事件中总有他的身影,经常和老师“作对”,一直以来都是令老师们头痛的学生。大队辅导员多次给他吃过小灶,效果还是不大。出于职业习惯,我觉得这个学生很聪明,如果能加以正确引导还是会有进步的。于是我就在我的课堂上,对他进行赏识教育。每当发现他有一点点儿,哪怕是一点儿微不足道的进步,甚至是对别人来说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像上课能坐好、能举手回答问题、能不随便说话,即使是短时间的、暂时的,我抓住机会大加鼓励,久而久之他在我的课堂上学会遵守纪律了,喜欢上我的课了。后来我又让他帮我收作业。在我的赏识和鼓励之下,没有再出现不守纪律的不良现象。这个同学还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在后进生中具有较强组织力与号召力,于是我就利用他的组织力,让他帮助管理好其他比较顽皮的学生。渐渐地我与他之间产生了相互尊重的感觉。等到六年级毕业时已经是一位同学们喜欢、老师称赞的好学生。我想:每一个有职业道德的老师,都应该学会等待。
  三、用智慧点亮学生,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
  在我们班,每个人都有一份班级职务,因为我发现他们太爱表现自己了,大概这就是小学生的特点吧。每一项工作都有很多人争着要干,为什么不让他们去做呢?这样的好处太多了。于是,我就对学生做了分工,光是语文就有8人负责,每个人都各司其职,做的很好。比如班里的姜超同学,他在海滨小学时就一直护送智力有缺陷的逄龙,三年了,他自己都还是一个孩子,多么不容易啊!我总觉得应该为他做点什么。有一次,上体育课时,我问他愿不愿意看书,孩子说很愿意,可家里没几本书,都看好几遍了。无意间想起了以前学过的一篇古文《黄生借书说》,里面有一句话“书非借不能读也”。意思是说:借来的书必须要还,有一定的时间限制。于是,为了赶在还之前把书读完,就会腾出时间,认真尽心地去读。如果用买的,就不会很紧迫地读,效果自然不如前者。我问他:“老师想在班里成立一个读书俱乐部,如果让你来当图书长,你能不能负责好?”他很爽快地说:“能”。就这样定下了。我帮他组织同学把书带来,有些同学也很积极,拿了三四本,马上教室前面堆起了厚厚的一摞书。学生们再从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书回去读,别是一番趣味。每周一的早读,在班里举行一场20分钟的阅读交流会,前一次交流好的同学将在下一次担任小主持人,我在下面做观众。同学们的积极性很高。我想我只是给他们搭建了一个读书交流的平台,其他的都放手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做吧。让每个学生都参与班级管理,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了,班级凝聚力增强了,我与每一个同学的距离也更近了。
        四、用良言温暖学生,对待学生一视同仁
        有一次,我去上课碰到这样一件事,我们班一个小男孩课前竟和值日生打起来了,不但动口,还动了手。同学告了他的状,他怕老师批评就装头晕,趴在位上不起来了……这个学生,我们科任老师都有所了解,平时不遵守纪律,还跟老师顶嘴。面对今天他装病这种状况,我看出他的小把戏,真是又好笑又好气。我耐住性子,上前关心了他一把。他有点不好意思,我就给他留点面子,没有当全班同学的面说破这件事。但对于缺点错误是不能放过的,我就把他叫出教室和他谈,“是不是值日生管你,你不服气就打值日生了,对不对?”一句话点到了他的心里,从不脸红、不认输的他,脸红了。我抓住他能脸红的契机,进而就夸他了:“你今天虽然打值日生了。但是,刚才你能主动承认错误,就是最大的进步。老师知道,你的心地很善良,就是有时候不小心会犯错。对吗?还有,你唱歌好、画画好,上课爱发言,头脑反应快,老师很喜欢你,以后由你来负责班级的黑板报,好吗?”我这么一说,他还挺高兴,主动认了错。老师没打没批评,问题也解决了。后来他一直表现不错,班级板报、班会布置黑板,设计教室的栏目都积极参与。后来我就动员其他任课老师,常夸夸他,并暗示他如果把精力能用在学习上,学习成绩会很出色。结果这孩子真的进步很大。让我们共同记住:“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句六月寒”。
        老师的欣赏和赞美是尊重的结果。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束期待的目光、一句真心的赞美、一个赞许的微笑,都有可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让每个孩子快乐,使他们拥有笑容,拥有自信,拥有辉煌,是我们永远的责任。让我们用爱的理念,为孩子们支撑起一片湛蓝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