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师爱无边 润泽心田——班主任如何做好问题学生的工作
【作者】 朱优珍
【机构】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滨海办中心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班主任是问题学生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哪个班主任的面前不站着几个问题学生?并且每个班主任对问题学生的教育都有各种各样的方法,正所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但问题学生教育的本质是相同的,这就是班主任与问题学生之间的生命对话。
关键词: 对症下药 人格 艺术
在《感于班主任》的一片文章里,我看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苏格拉底小时候,一次看他父亲雕刻狮子,便问道:“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的雕塑师?”父亲说:“以这只是狮子来说吧,我并不是在雕刻它,我只是在唤醒它。”“唤醒?”小苏格拉底疑惑不解。“对,狮子本来沉睡在石块中,我只是将它从石头监牢里解救出来而已。”我们班主任工作是一种心灵的工作,教育是一种心灵的唤醒,是唤醒埋藏在孩子们心底的良知和潜能,这是怎样的一种呼唤呢?这是爱的呼唤。因为班主任往往要把一半甚至更多的精力花在问题学生身上,问题学生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班主任与问题学生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班主任是主要责任人,是传播爱的使者,所以说班主任是问题学生教育的“第一责任人”。
试想一下,哪个班主任的面前不站着几个问题学生?尽管每个班主任对问题学生的教育都有各种各样的方法,正所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但问题学生教育的本质是相同的,这就是班主任与问题学生之间的生命对话。我认为班主任在做问题学生工作时要做到如下几点:
一、作为班主任,要具备与问题学生打交道的经验
现在的学生,接受教育的多元化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学生难教育的难点之一。自己要先有应付或解决各种问题学生的经验,才能当好一名班主任,才能在处理问题时游刃有余,否则,只能陷入被动和伤害。
在本学期寒假结束开学时,我班的徐继印同学逃学不来上课,我没有像以前一样上门去叫或让家长将其逼来,(因为那种方式根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是给他打电话:“徐继印,你感冒好了没有?我和同学们都很想你,记着穿上你过年的新衣服,让我们看看你是不是更帅了!”。出乎预料的是,他第二天果然高高兴兴地穿着新衣服来了,而且,他从此再也没有逃过学。这是因为我给了他一个有自尊的台阶下,让他没有后顾之忧,真可谓“事半功倍”。
二、诊断问题学生的病因对症下药尤为重要
问题学生的病因是其经常违纪的关键,找到了病因,对症下药,病是能够医好的。有一年,我接了一个四年级的班,其中有一名女生是老师们熟知的自闭生,她上了三年学,老师没听她说一句话,可是,学习成绩却很好。家长反映孩子在家也是一切正常,只是一来到学校就“不张嘴了”。我调查之后了解到,原来是因为一次的乱花钱,被老师发现后进行了严肃的批评,而又没和孩子一起沟通事情的来龙去脉,委屈、羞愧难以适当宣泄,内心深处渐渐远离了温暖的班集体,失掉了对老师的信任,慢慢地产生了一种不合群的心理偏差。之后,我有意安排了主题班队会,并多次给予特别关注,让她积极参与到各种有益活动中,不善言语一度自闭的她,灿烂的微笑如花朵般悄然绽放。不要岐视他们的过去,对犯错误的学生尽可能的给他们一定的时间、空间和机会。让他们有改过自新的过程。用真情去感化他们,用温暖去熔化他们。帮助他们找回自信,改变他们的心态,使他们感受到班主任对他们的真正关心、爱护,有了这种心态,师生之间就能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许多事情便能迎刃而解。
三、班主任要学会尊重学生的人格
问题学生往往是班主任头疼的学生,我们便忽略如何尊重问题学生,不经意间就会使其人格尊严受到伤害。在问题学生出现问题时我们往往会一味的要求学生不要怎么样了,叫你的家长了或者让你站在什么地方以示惩戒等等,这种方式本身就是不尊重学生的人格。
前阶段,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学生,在他犯了错误之后,班主任让他在做课间操时亮相,导致这名学生越来越和班主任抵触,该班主任叫苦连天。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很重要。对一些有好感的学生,班主任的情感投入要多些。同样的错误如果发生在班干部或学习好的学生身上,班主任在感情上往往采取原谅的态度,即使批评也是心平气和,与他们谈话,心里也充满了信任。如果这些错误发生在差生身上,班主任则火冒三丈,一些刺伤学生感情的话会脱口而出。这些不公正的做法势必引起差生的反感,产生对立情绪,结果会造成班主任与差生的情感沟通的障碍。
四、“惩戒”或“处分”要有艺术
差生的不良行为习惯是较长时间形成的,对他们的要求要适当,不要过高。形象地说,给差生的进步阶梯其间隔要小一些,让他们的进步过程容易一些。我们不是经常遇到和学生谈心,当谈到动情处把他谈哭的情况吗?效果不是往往更好吗?爱的力量无穷啊!
有的班主任把处分放在嘴上,动辄就给处分。我们都知道,处分不是目的,处分是教育人的手段。我认为教育人的工作急不得、火不得、更唬弄不得,学生都有自己的思想、行为和自尊,他们的内心世界都有一个美丽的梦。我们班主任应该去引导他们,圆他们的梦。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我们应该更多的去了解学生,去发现学生,去分析学生,有针对性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使我们的学生在学校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
只要看到学生的一点点进步我都会及时表彰。例如,我在班上对违反纪律情节比较轻的学生,我“罚”他上讲台唱一首好听的歌或者背诵一首古诗,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我发现这种“处罚”方式的效果比以前明显好了很多。第一,受这种“处罚”的学生一般不会对班主任产生心理上的抵触情绪,因为他在上面唱歌或者讲故事时下面的同学会给他热烈的掌声,可以说他是在一种很快乐的氛围中受到教育。第二,学生在众目睽睽之下唱歌或者将故事,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对他的口才及胆量是一个考验和训练,写说明书的学生要用正楷字来写间接的帮他们练字和培养了组织语言的能力。
总之,问题学生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作为班主任,在教育转化他们的时候,切不可一叶障目、急躁冒进,务必循序渐进。要紧抓他们的特点,分清原因,用最大的耐心加上超乎寻常的爱心去感化他们,最后一定会成功,也一定能够成功!
关键词: 对症下药 人格 艺术
在《感于班主任》的一片文章里,我看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苏格拉底小时候,一次看他父亲雕刻狮子,便问道:“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的雕塑师?”父亲说:“以这只是狮子来说吧,我并不是在雕刻它,我只是在唤醒它。”“唤醒?”小苏格拉底疑惑不解。“对,狮子本来沉睡在石块中,我只是将它从石头监牢里解救出来而已。”我们班主任工作是一种心灵的工作,教育是一种心灵的唤醒,是唤醒埋藏在孩子们心底的良知和潜能,这是怎样的一种呼唤呢?这是爱的呼唤。因为班主任往往要把一半甚至更多的精力花在问题学生身上,问题学生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班主任与问题学生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班主任是主要责任人,是传播爱的使者,所以说班主任是问题学生教育的“第一责任人”。
试想一下,哪个班主任的面前不站着几个问题学生?尽管每个班主任对问题学生的教育都有各种各样的方法,正所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但问题学生教育的本质是相同的,这就是班主任与问题学生之间的生命对话。我认为班主任在做问题学生工作时要做到如下几点:
一、作为班主任,要具备与问题学生打交道的经验
现在的学生,接受教育的多元化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学生难教育的难点之一。自己要先有应付或解决各种问题学生的经验,才能当好一名班主任,才能在处理问题时游刃有余,否则,只能陷入被动和伤害。
在本学期寒假结束开学时,我班的徐继印同学逃学不来上课,我没有像以前一样上门去叫或让家长将其逼来,(因为那种方式根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是给他打电话:“徐继印,你感冒好了没有?我和同学们都很想你,记着穿上你过年的新衣服,让我们看看你是不是更帅了!”。出乎预料的是,他第二天果然高高兴兴地穿着新衣服来了,而且,他从此再也没有逃过学。这是因为我给了他一个有自尊的台阶下,让他没有后顾之忧,真可谓“事半功倍”。
二、诊断问题学生的病因对症下药尤为重要
问题学生的病因是其经常违纪的关键,找到了病因,对症下药,病是能够医好的。有一年,我接了一个四年级的班,其中有一名女生是老师们熟知的自闭生,她上了三年学,老师没听她说一句话,可是,学习成绩却很好。家长反映孩子在家也是一切正常,只是一来到学校就“不张嘴了”。我调查之后了解到,原来是因为一次的乱花钱,被老师发现后进行了严肃的批评,而又没和孩子一起沟通事情的来龙去脉,委屈、羞愧难以适当宣泄,内心深处渐渐远离了温暖的班集体,失掉了对老师的信任,慢慢地产生了一种不合群的心理偏差。之后,我有意安排了主题班队会,并多次给予特别关注,让她积极参与到各种有益活动中,不善言语一度自闭的她,灿烂的微笑如花朵般悄然绽放。不要岐视他们的过去,对犯错误的学生尽可能的给他们一定的时间、空间和机会。让他们有改过自新的过程。用真情去感化他们,用温暖去熔化他们。帮助他们找回自信,改变他们的心态,使他们感受到班主任对他们的真正关心、爱护,有了这种心态,师生之间就能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许多事情便能迎刃而解。
三、班主任要学会尊重学生的人格
问题学生往往是班主任头疼的学生,我们便忽略如何尊重问题学生,不经意间就会使其人格尊严受到伤害。在问题学生出现问题时我们往往会一味的要求学生不要怎么样了,叫你的家长了或者让你站在什么地方以示惩戒等等,这种方式本身就是不尊重学生的人格。
前阶段,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学生,在他犯了错误之后,班主任让他在做课间操时亮相,导致这名学生越来越和班主任抵触,该班主任叫苦连天。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很重要。对一些有好感的学生,班主任的情感投入要多些。同样的错误如果发生在班干部或学习好的学生身上,班主任在感情上往往采取原谅的态度,即使批评也是心平气和,与他们谈话,心里也充满了信任。如果这些错误发生在差生身上,班主任则火冒三丈,一些刺伤学生感情的话会脱口而出。这些不公正的做法势必引起差生的反感,产生对立情绪,结果会造成班主任与差生的情感沟通的障碍。
四、“惩戒”或“处分”要有艺术
差生的不良行为习惯是较长时间形成的,对他们的要求要适当,不要过高。形象地说,给差生的进步阶梯其间隔要小一些,让他们的进步过程容易一些。我们不是经常遇到和学生谈心,当谈到动情处把他谈哭的情况吗?效果不是往往更好吗?爱的力量无穷啊!
有的班主任把处分放在嘴上,动辄就给处分。我们都知道,处分不是目的,处分是教育人的手段。我认为教育人的工作急不得、火不得、更唬弄不得,学生都有自己的思想、行为和自尊,他们的内心世界都有一个美丽的梦。我们班主任应该去引导他们,圆他们的梦。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我们应该更多的去了解学生,去发现学生,去分析学生,有针对性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使我们的学生在学校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
只要看到学生的一点点进步我都会及时表彰。例如,我在班上对违反纪律情节比较轻的学生,我“罚”他上讲台唱一首好听的歌或者背诵一首古诗,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我发现这种“处罚”方式的效果比以前明显好了很多。第一,受这种“处罚”的学生一般不会对班主任产生心理上的抵触情绪,因为他在上面唱歌或者讲故事时下面的同学会给他热烈的掌声,可以说他是在一种很快乐的氛围中受到教育。第二,学生在众目睽睽之下唱歌或者将故事,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对他的口才及胆量是一个考验和训练,写说明书的学生要用正楷字来写间接的帮他们练字和培养了组织语言的能力。
总之,问题学生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作为班主任,在教育转化他们的时候,切不可一叶障目、急躁冒进,务必循序渐进。要紧抓他们的特点,分清原因,用最大的耐心加上超乎寻常的爱心去感化他们,最后一定会成功,也一定能够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