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基于CDIO 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 王惠贞1 高晓燕1 崔京华2

【机构】 ( 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1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石家庄2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本文根据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对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要,以CDIO培养模式为指导,构建项目化组合、分段化实施、情境化教学的课程体系。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企业的需要,可为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一个新的参考方案。
  关键词:CDIO;项目化;分段化;情境化
  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飞速发展,机电一体化化专业在全国各高职院校倍受重视,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各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不断改进教学模式。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已在国内外工科教育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将CDIO人才培养模式与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育相结合,找出适用于该专业发展的教育策略和途径,将有助于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
  1  CDIO概述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运行(operate),它以产品从研发到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1],将产品工程的理念、方法、过程、标准与经验应用于教学过程,参照企业生产管理的制度和经验实施教学,使行业、职业、学业和就业相互交融,有利于高职院校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
  2  基于CDIO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针对当前机电行业对人才的要求,通过对具体岗位的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归纳整合岗位能力,将专业知识与产业的岗位能力深度融合,借鉴CDIO教育理念,我们对机电一体化专业的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思路,即:构建项目化组合、分段化实施、情境化教学的课程体系。
  2.1  项目化组合
  课程体系均由项目构成,项目按规模和范围划分为三级[2],机电一体化专业项目体系构建如图1所示。
  (1)一级项目是基于专业培养目标的,应该是能涵盖本专业主要核心课程和能力要求的项目,要求能完整、有衔接地贯穿于整个高职教学阶段,使学生能系统地得到构思、设计、实施、运行的整体训练。
  (2)二级项目是基于课程群的项目,既是对相关课程群的综合,也是一级项目的支撑,是对整个教学体系的补充,主要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相关课程内容的能力,特别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与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3)三级项目是单门课程内的项目,是根据某门课程自身教学的需要而设置的项目。通过三级项目的训练可使学生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与应用。














  图1  机电一体化专业项目体系构建图
  在机电一体化专业的项目体系中,各三级项目既服务于各种课程的教学,自成一体,又通过二级彼此关联,最终汇聚为一个一级项目,贯穿了专业培养的始终。
  在职业教育中,项目常常是指以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的任务,有时也表现为方案设计等其他形式。项目可理解为一件产品的设计与制作,一个故障的排除,一项服务的提供等。
  项目的合理设计与选择至关重要,项目“源”于企业,“高”于企业,由浅入深。选择的项目要有典型性、实用性、覆盖性、趣味性、挑战性,要能实现能力迁移。在进行项目组合是应力求做到:项目要尽量结合工作实际;项目的设计要有弹性,以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项目体系的设置要涵盖知识体系,要充分考虑前后的连续性;项目的验收(项目评价)要尽量采取竞赛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有效避免抄袭。
  通过项目化组合,使项目贯穿于专业的整个课程教学体系,既能够使学生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际项目联系起来,体会到所学知识的实用性,又能够使学生体验实际环境中制造产品和设计产品的过程,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2.2  分段化实施
  为了便于CDIO项目的实施,采用“分段化”教学。人才培养过程的第1学期为公共基础课,第6学期为顶岗实习不分段。将第2~5学期分为三个阶段,如下图2所示。







  图2  分段化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为第2、3学期,本阶段以扎实基础知识,拓宽专业口径目标,进行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在授课过程中完成针对单门课程的三级项目。
  第二阶段为第4学期,本阶段以使学生获取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素质为目的,进行专业课的教学,同时完成以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为基础,基于课程群的二级项目。
  第三阶段为第5学期,本阶段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根据本专业职业倾向和职业发展完成基于本专业知识和技术的一级项目。
  2.3  情境化教学
  在教学实施时,注重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相结合,营造真实的工程环境教学条件[3],按照企业开发标准与规范,将项目周期划分构思、设计、实施、运作四个环节,将项目周期中每一环节分解为具体的工作任务引导教学,将理论与技术分化到不同的工作任务中,使学生在工作任务完成过程中学习理论、应用技术,强化职业技能培养,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技能型创新人才。
  3  结语
  实践证明,采用CDIO的工程教育教学模式,以工程项目为主线组织课程,学生学习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专业技能显著增强。更重要的是在接近真实的工程环境的教学条件教学,让学生亲身经历从研发到运行的工程项目全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所培养人才更加符合企业的需要,能提升学生的就业质量,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Edward F.Crawley.顾佩华,译.重新认识工程教育-国际CDIO培养模式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 熊宇,崔晓,曾贵娥.基于CDIO 教育理念的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构的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12.4
  [3] 徐兵,孙海泉.T-CDIO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2 
  作者简介:王惠贞(1974-),女,工程师/讲师,主要从事机电一体化、过程控制、智能控制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
  基金项目:2014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  现代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发展研究——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课题编号:201403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