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中长跑成绩

【作者】 折永林

【机构】 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第五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中长跑是小学体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锻炼标准》中达标的重要项目。经常参加中长跑锻炼,对学生的身体各机能和心血管、呼吸系统有促进作用,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克服自身的惰性等,坚强意志和优良品质,能促进学习和生活效率,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关键词:积极性   训练    成绩
        400米、800米跑是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比赛的项目之一,也是参赛运动员最多的项目之一。中长跑主要是训练学生的耐力,是运动负荷大的周期性运动项目,主要是发展机体的有氧耐力。而在实际训练中,中长跑训练往往比其他体育运动项目难以开展,其原因有多方面:教师宣传力度不足;训练手段陈旧、单一;训练过程急于求成,违背了循序渐进的训练方法;学生认识偏差,认为中长跑运动是件又苦又累的体育运动;忽略了培养良好的动机和态度等等。由于种种原因,以至到训练时,相当多的学生出现消极态度,产生畏难情绪,严重地影响了训练的质量。怎样才能上好一节中长跑训练课呢?我想除了受到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外,还取决于多方面的原因,下面谈一下个人的体会:
  一、培养学生兴趣,提高训练的积极性
  “学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学中长跑训练是一项比较艰苦的运动,比较单调、枯燥,没有趣味,必须首先做好思想工作,经常启发、诱导,使队员懂得中长跑除了能增强心肺等功能外,还可以使神经系统产生兴奋,可从中得到乐趣,同时还注意培养他们敢于吃苦耐劳精神。在业余训练的实践中,本人结合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中长跑训练的基本规律,摸索出比较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田径训练是一项艰苦的训练,尤其是中长跑,学生最不感兴趣,既枯燥乏味,又非常辛苦,可以说是带队老师最头疼的事情,所以要改变了以往的训练方法:在正式组队开始训练前,组织全校学生举行了一次越野跑比赛。目的:①物色中长跑队员;②让学生首先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以一个胜利者的姿态出现在训练场上。同时,让学生在训练中体会到自己的躯体的各种运动的感受和快乐,激发学生对中长跑的兴趣与参与欲望,促进学生有目的、有兴趣地去学习。其次,再在训练中对学生加以方法的指导,使他们从“要我学”转到“我要学”,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
  二、全面的身体素质训练
  当今竞技体育的竞争日趋激烈,其实就是充分挖掘人体的运动潜力,实现训练上的最大突破,而要想在田径比赛中出成绩,关键是要坚持全面的训练。小学生中长跑训练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全面身体素质训练,它的主要任务是提高运动员的身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全面发展运动素质,培养运动员具有掌握运动技术的基本能力。根据少年小学生的生理特点,进行全面素质训练,首先要求正确,而不求数量。采用跳跃、游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和球类等项。全面身体训练比例占年平均的60%左右。
  三、一般耐力和专项耐力训练
        中长跑的耐力训练,一般是以有氧耐力为主的跑的练习,是改进氧气输送系统和肌肉代谢的功能。一般耐力练习:通常采用3000米、4000米、5000米等距离,或用30分钟跑完一项长距离的练习,使运动员的脉率在每分钟150次至160次之间,同时注意呼吸有节奏(一步半呼、一步半吸或两步呼、两步吸)。
        专项耐力的训练是运动员在缺氧情况下的一种训练,也是提高专项成绩的一种手段。通常采用距离为300米、600米、1200米跑的练习,可用上述三个距离来检查400米、800米、1500米运动员的专项成绩,要求脉搏达到每分钟180次左右。每周的训练计划根据比赛日期和运动员的身体状态灵活安排。一般每四周循环一次,节奏为一小、一中、一大、一中。小量周训练总量为25公里左右,中量周训练总量为30公里,大量周训练总量为35公里。在训练周期内安排一至二次强度训练,以200米间歇跑为主,快跑后即测脉率达到每分钟180次以上,等队员脉搏降到每分钟110-120次,再进行200米跑,跑8-10个。还有4—3—2—1的变速跑,即4就是400米、3就是300米、2就是200米、1就是100米,上述每个距离之间有100米的慢跑,要求慢跑100米在40秒之内跑完(间歇的慢跑)。在比赛前夕的训练,强度训练极为重要,一般以目标为准,要求达到各段的分段速度。
  四、速度训练
        中长跑速度训练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平时严格的速度训练来提高频率、协调性、柔韧性。通常采用短距离变速跑、原地快速高抬腿、80米加速跑、150米重复跑、4×50米接力跑、行进间快频率小步跑变快速放松跑等练习。上述练习力求多种形式,每次练习时间不宜过长,多采用比赛形式进行,使运动员感兴趣,不觉枯燥。每周三次速度训练,总距离0.5-0.8公里。
        五、力量训练
  中长跑运动员的力量表现为力量耐久力。力量耐久力可以在大量跑的练习中获得,根据少年小学生的生理发育特点采取小力量练习。因为小学生正在生长发育时期,如过早过多的用杠铃负重练习(并不排除杠铃),往往容易过早的被淘汰。我采用的训练方法一般是克服自身重量的各种跳跃练习、俯撑、摆动练习等手段。发展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数量不求多,但求精求严。
        六、技术训练
        技术训练一般安排,柔韧性练习每次都有3-5分钟;灵活性练习每周两次,每次10分钟,采用5-8个栏架跳跃练习;节奏性练习每周一次,每次10分钟,采用跑栏板空。中长跑的技术训练比较枯燥,但又是重要环节,为保证他们牢固掌握正确合理的跑的技术,近年来我的做法是不单独安排技术训练课,而是坚持“基本技术天天练”。每次准备活动之后,安排3-5分钟的技术练习,矫正跑的技术及摆臂以及身体姿势等环节,训练时要求明确,示范正确,指导细致,队员精神、精力集中,效果较为明显。
  总之,在中长跑的训练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地采取各种有效的训练方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练习环境,便能使每个学生的潜力、个性尽情发挥,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能按时按质完成,达到完成训练的目的,成绩提高明显了,比赛时自然就会取得好的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