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对销售中盈亏规律的初探
【作者】 李明举
【机构】 贵州福泉市道坪镇初级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买卖商品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情,因此, 近年来,无论在各年级期末检测或中考考试中,商品销售问题都成为各地试题命题者的一个命题然点.在买卖商品时,无论是商家或是消费者都普遍关注商品的销售结果,然而在销售结果中常常关注的是商品销售的盈亏情况,也就是销售商品后获得的利润情况,由于影响商品利润的因数既有直观因数,也有抽象的因数,构成了学生在解答销售问题时的一个难点.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思维仍是以直观思维为主导,在销售盈利利润率和亏损利润率相同且售价一样的两件商品时,往往造成商品销售结果是不盈不亏的错误判断.本文从销售中的盈亏问题出发,通过对问题的解答和推理,得出解答这类问题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关键词:商品 销售 规律
数学教材中的例题不但起到对新知识的复习巩固作用,解题的规范性和严密的逻辑性的示范作用,还蕴藏着一定的数学规律.我们通过进一步挖掘、探究,往往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即总结出一定的数学规律,灵活运用这些数学规律,会使学生在各种考试或各种数学竞赛中,快速、正确答题,真正做到解一题会一类的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问题及问题答案的相似点
1、(人教版数学教材七年级上册)一商店在某一时间以每件60元的价格卖出两件衣服,其中一件盈利25%,另一件亏损25%,卖出这两件衣服总的是盈利还是亏损,或是不盈不亏?
答案:亏损8元.
变式1 一商店在某一时间以每件120元的价格卖出两件衣服,其中一件盈利25%,另一件亏损25%,卖出这两件衣服总的是盈利还是亏损,或是不盈不亏?
答案:亏损16元.
变式2 一商店在某一时间以每件60元的价格卖出两件衣服,其中一件盈利50%,另一件亏损50%,卖出这两件衣服总的是盈利还是亏损,或是不盈不亏?
答案:亏损40元.
变式3 一商店在某一时间以每件120元的价格卖出两件衣服,其中一件盈利50%,另一件亏损50%,卖出这两件衣服总的是盈利还是亏损,或是不盈不亏?
答案:亏损80元.
2、(中小学数学---初中数学竞赛常规训练试题库·初一分册)某个体商贩在一次买卖中同时卖出两件上衣,每件都以135元的价格出售,若按成本计算,其中的一件盈利25%,另一件亏损25%,则这次买卖中,商贩( )
(A)不赔不赚 (B)赚9元 (C)赚9元 (D)赔18元
答案:(D)赔18元
3、(中小学数学---初中数学竞赛常规训练试题库·初一分册)某人将甲、乙两种股票卖出,其中甲种股票卖价1200元,盈利20%;乙种股票卖价1200元,但亏损20%,该人此交易结果共盈利 元.
答案:亏损100元,即盈利-100元.
以上几个销售商品的问题以及变式问题中,若销售盈利利润率和亏损利润率相同且售价一样的两商品,销售总的结果亏损,其亏损的结果与售价、利润率有关,利润率越大亏损越大,售价越大亏损越大.
二、规律的初探
在商品问题中一般存在数量关系:利润率=售价-进价…………………………………… ①
利润率=■x100%…………………………… ②
因此,要判断商品销售结果是否盈利,即商品销售结果的盈亏情况,也就是要比较总售价和总进价的大小,如果总售价大于总进价就盈利,此时利润为正,利润率也为正;如果总售价等于总进价,就不盈不亏,此时利润为零,利润率也为零;如果总售价小于总进价,销售结果就亏本,此时利润为负,利润率也为负.
由②变形得:
进价=■x100%………………………………… ③
把③代入①,得
利润=售价-■,即
售价=利润+■=利润x(1+■)即=利润x■,于是,
利润=售价x■
为了使问题一般化,用字母(﹥0)表示所销售的两商品的售价,表示盈利的利润率,表示亏损的亏损率,表示销售商品盈利的利润,表示销售商品亏损的利润,销售的总利润为,则
y1=ag■(x>0)或y2=ag■(x>0) ……………(4)
y1=y1y2=ag■+■=a(■-■)
若x?莛1,则x≤1,由公式②,得■≤1,即利润≤进价,由公式①,得
售价-进价≤进价,于是
售价≤0,这与实际不相符,矛盾.故不成立,所以0﹤x﹤1.于是得到销售的总利润y与售价a、利润率x之间的关系式:
y=a(■-■),(a﹥0, 0﹤x﹤1)
第一,根据关系式,讨论总的销售结果是盈利或不盈不亏,还是亏损.
∵0﹤x﹤1,∴x﹥0,x+1﹥0,-x+1﹥0,
(1)总的销售结果盈利,则y﹥0,即a(■-■)>0,于是
■>■
-x+1>x+1 ,解得,
x=0 ,不符合取值范围,舍去.
(2)总的销售结果不盈不亏,则y=0,即
a(■-■)=0,于是
■=■ ,
-x+1=x+1,解得,
x=0 ,不符合取值范围,舍去.
(3)总的销售结果亏损, 则y﹤0,即
a(■-■)<0,于是
■<■ ,
-x+1<x+1,解得,
x>0,
∵0﹤x﹤1,∴不等式 a(■-■)<0的解集是0﹤x﹤1.
所以,当0﹤x﹤1时,y﹤0,总的销售结果亏损.
综合以上讨论,销售结果不可能盈利,也不可能不盈不亏,而是亏损.事实上,由y= a(■-■)=■ ,得y=■, 即销售的总利润y与售价a、利润率x之间的关系式:
y=■(a﹥0, 0﹤x﹤1)………………………………… ④.
∵0﹤x﹤1,∴,x2﹤0,∴;■<0又a﹥0,
∴y=■<0,即y﹤0,也就是总的销售结果亏损.
第二,讨论总的销售结果与售价、利润率的变化情况.
(1)、若利润率不变,由④,得
y=■ga,且y=■<0,即y=■,
∴随的增大(减小)而减小(增大).即越大,就越小,也就是亏损越大;越小,就越大,也就是亏损越小.
(2)、若售价不变,由④,得
y=2ag■
∵0﹤x﹤1,∴■>1,■>1,1-■<0,又∵2a>0,
∴随的增大(减小)而减小(增大).即越大,就越小,也就是亏损越大;越小,就越大,也就是亏损越小.
三、规律的总结
从以上分析和讨论结果来看,得到以下结论:
销售两样售价为α元的商品,如果其中一样盈利,另一样亏损,那么
(1)销售的总利润是■元,因为0﹤x﹤1,所以,■<0即销售的总结果必定亏损,亏损了元│■│;
(2)亏损的结果与售价和利润率有关,售价或利润率越大(越小),亏损就越大(越小).
通过对销售中的盈亏问题的再探究,我们有很大收获;在发现规律并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学生体验了知识的产生、发展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从探究了一个题,得到了一个规律,会解了一类题的结果来看,使学生掌握了数学学习的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获得了数学活动的经验. 另外,规律的应用起到了化繁为简,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但提高了结题的速度,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初中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立足于教材,立足于学生现有知识,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一步思考、探讨,总结出数学规律,并利用数学规律快速、准确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作者简介:李明举,福泉市道坪镇初级中学数学一级教师,政教处主任,本科学历,通讯地址:贵州省黔南州福泉市道坪镇初级中学.
关键词:商品 销售 规律
数学教材中的例题不但起到对新知识的复习巩固作用,解题的规范性和严密的逻辑性的示范作用,还蕴藏着一定的数学规律.我们通过进一步挖掘、探究,往往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即总结出一定的数学规律,灵活运用这些数学规律,会使学生在各种考试或各种数学竞赛中,快速、正确答题,真正做到解一题会一类的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问题及问题答案的相似点
1、(人教版数学教材七年级上册)一商店在某一时间以每件60元的价格卖出两件衣服,其中一件盈利25%,另一件亏损25%,卖出这两件衣服总的是盈利还是亏损,或是不盈不亏?
答案:亏损8元.
变式1 一商店在某一时间以每件120元的价格卖出两件衣服,其中一件盈利25%,另一件亏损25%,卖出这两件衣服总的是盈利还是亏损,或是不盈不亏?
答案:亏损16元.
变式2 一商店在某一时间以每件60元的价格卖出两件衣服,其中一件盈利50%,另一件亏损50%,卖出这两件衣服总的是盈利还是亏损,或是不盈不亏?
答案:亏损40元.
变式3 一商店在某一时间以每件120元的价格卖出两件衣服,其中一件盈利50%,另一件亏损50%,卖出这两件衣服总的是盈利还是亏损,或是不盈不亏?
答案:亏损80元.
2、(中小学数学---初中数学竞赛常规训练试题库·初一分册)某个体商贩在一次买卖中同时卖出两件上衣,每件都以135元的价格出售,若按成本计算,其中的一件盈利25%,另一件亏损25%,则这次买卖中,商贩( )
(A)不赔不赚 (B)赚9元 (C)赚9元 (D)赔18元
答案:(D)赔18元
3、(中小学数学---初中数学竞赛常规训练试题库·初一分册)某人将甲、乙两种股票卖出,其中甲种股票卖价1200元,盈利20%;乙种股票卖价1200元,但亏损20%,该人此交易结果共盈利 元.
答案:亏损100元,即盈利-100元.
以上几个销售商品的问题以及变式问题中,若销售盈利利润率和亏损利润率相同且售价一样的两商品,销售总的结果亏损,其亏损的结果与售价、利润率有关,利润率越大亏损越大,售价越大亏损越大.
二、规律的初探
在商品问题中一般存在数量关系:利润率=售价-进价…………………………………… ①
利润率=■x100%…………………………… ②
因此,要判断商品销售结果是否盈利,即商品销售结果的盈亏情况,也就是要比较总售价和总进价的大小,如果总售价大于总进价就盈利,此时利润为正,利润率也为正;如果总售价等于总进价,就不盈不亏,此时利润为零,利润率也为零;如果总售价小于总进价,销售结果就亏本,此时利润为负,利润率也为负.
由②变形得:
进价=■x100%………………………………… ③
把③代入①,得
利润=售价-■,即
售价=利润+■=利润x(1+■)即=利润x■,于是,
利润=售价x■
为了使问题一般化,用字母(﹥0)表示所销售的两商品的售价,表示盈利的利润率,表示亏损的亏损率,表示销售商品盈利的利润,表示销售商品亏损的利润,销售的总利润为,则
y1=ag■(x>0)或y2=ag■(x>0) ……………(4)
y1=y1y2=ag■+■=a(■-■)
若x?莛1,则x≤1,由公式②,得■≤1,即利润≤进价,由公式①,得
售价-进价≤进价,于是
售价≤0,这与实际不相符,矛盾.故不成立,所以0﹤x﹤1.于是得到销售的总利润y与售价a、利润率x之间的关系式:
y=a(■-■),(a﹥0, 0﹤x﹤1)
第一,根据关系式,讨论总的销售结果是盈利或不盈不亏,还是亏损.
∵0﹤x﹤1,∴x﹥0,x+1﹥0,-x+1﹥0,
(1)总的销售结果盈利,则y﹥0,即a(■-■)>0,于是
■>■
-x+1>x+1 ,解得,
x=0 ,不符合取值范围,舍去.
(2)总的销售结果不盈不亏,则y=0,即
a(■-■)=0,于是
■=■ ,
-x+1=x+1,解得,
x=0 ,不符合取值范围,舍去.
(3)总的销售结果亏损, 则y﹤0,即
a(■-■)<0,于是
■<■ ,
-x+1<x+1,解得,
x>0,
∵0﹤x﹤1,∴不等式 a(■-■)<0的解集是0﹤x﹤1.
所以,当0﹤x﹤1时,y﹤0,总的销售结果亏损.
综合以上讨论,销售结果不可能盈利,也不可能不盈不亏,而是亏损.事实上,由y= a(■-■)=■ ,得y=■, 即销售的总利润y与售价a、利润率x之间的关系式:
y=■(a﹥0, 0﹤x﹤1)………………………………… ④.
∵0﹤x﹤1,∴,x2﹤0,∴;■<0又a﹥0,
∴y=■<0,即y﹤0,也就是总的销售结果亏损.
第二,讨论总的销售结果与售价、利润率的变化情况.
(1)、若利润率不变,由④,得
y=■ga,且y=■<0,即y=■,
∴随的增大(减小)而减小(增大).即越大,就越小,也就是亏损越大;越小,就越大,也就是亏损越小.
(2)、若售价不变,由④,得
y=2ag■
∵0﹤x﹤1,∴■>1,■>1,1-■<0,又∵2a>0,
∴随的增大(减小)而减小(增大).即越大,就越小,也就是亏损越大;越小,就越大,也就是亏损越小.
三、规律的总结
从以上分析和讨论结果来看,得到以下结论:
销售两样售价为α元的商品,如果其中一样盈利,另一样亏损,那么
(1)销售的总利润是■元,因为0﹤x﹤1,所以,■<0即销售的总结果必定亏损,亏损了元│■│;
(2)亏损的结果与售价和利润率有关,售价或利润率越大(越小),亏损就越大(越小).
通过对销售中的盈亏问题的再探究,我们有很大收获;在发现规律并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学生体验了知识的产生、发展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从探究了一个题,得到了一个规律,会解了一类题的结果来看,使学生掌握了数学学习的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获得了数学活动的经验. 另外,规律的应用起到了化繁为简,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但提高了结题的速度,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初中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立足于教材,立足于学生现有知识,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一步思考、探讨,总结出数学规律,并利用数学规律快速、准确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作者简介:李明举,福泉市道坪镇初级中学数学一级教师,政教处主任,本科学历,通讯地址:贵州省黔南州福泉市道坪镇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