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在计算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

【作者】 孔令磊

【机构】 山东省曲阜市鲁城街道办事处古城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计算教学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计算能力的训练。而如何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促使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是提高学生计算技能的主要途径。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重算理,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善于从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中,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内在联系。在计算教学中,教师善于抓住算理的本质,以及它们之间的规律和内在联系,则有助于学生系统地理解和掌握算理,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如:在教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后,问:“这个法则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小数加减法的法则有什么联系呢?”通过讨论,大家发现,整数加减法要求“相同数位对齐”、小数加减法要求“小数点对齐”,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是“只要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这三者有什么联系呢?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要这样做?从而得出:“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分母不变,都说明只有当几个数的计数单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加减的道理”通过讨论、引导,让学生了解各种算理是存在密切联系的。
        二、重速算,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思维的敏捷性是指思维活动过程的速度或迅速程度。在计算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一定的速算要领和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寻找其知识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及规律性的东西,舍弃多余的思维过程,压缩中间环节,使其思维简约化,进而发展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如:简便计算13.5—4.6—5.4中,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发现:在计算时,我们可以先把4.6与5.4先相加,再用13.5减去它们的和计算比较简便,这就要求学生具备辨别能力,因此,教师要注重这方面的训练,促进学生思维敏捷性的发展。
        三、重巧算,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思维的创造性是指在新异情况或困难面前采取对策,并能够独特和新颖地解决问题。在计算教学中,要注重巧算训练,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为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性提供良机。在计算过程中,学生能正确、迅速地解答习题,与学生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分不开的。
        例如,计算8.88×0.125,放手让学生思考,有多少种解法,哪种方法最简便。通过学生积极动脑,出现了多种方法,最具代表性的有:
        ① 8.88×0.125=8×0.125+0.8×0.125+0.08×0.125=1+0.1+0.01=1.11    
② 8.88×0.125=1.11×(8×0.125)=1.11 
        还有2008×18.9-200.8 ×89 ,5.37+1.4-1.37 中 ,学生的巧算能力更能得到极大的发挥。只要学生勇于独立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就能充分体现他们思维的创造性。
        四、重验算,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思维的批判性是指思维活动中善于严格地估计思维材料和精细地检查思维过程的智力品质。小学生对自己和别人的学习情况难以作出正确的评价。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经常引导学生对自己和别人的思维过程及结论进行检查、评价,使之逐步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如在教学中,当学生回答问题之后,追问:“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同时再请一、两位同学说一说“你认为他说得对吗”;在练习中,要求学生做完后认真检查。查一查题目抄错没抄错;查一查算式、运算方法是否合理;查一查运算过程、结果是否正确。这样久而久之,不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评、验算习惯,而且有效地发展了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总之,在计算教学中,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发表独特见解,鼓励学生进行知识间的转化,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计算能力得到良好的发展。